【城市更新概况】 2021年,中山市以“工改工”为主攻方向,推动村镇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重点规划中心城区和岐江新城,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全市全年投入改造资金44.22亿元,新增实施改造项目93个、用地面积311.8万平方米,完成改造项目77个、用地面积220万平方米,其中“工改工”项目33个、用地面积53.51万平方米、项目总投入改造资金8.29亿元。全市完成拆除整理用地面积153.28万平方米,其中工业用地面积143.8万平方米,推动小榄镇固力片区、绩东二、黄圃镇创志等重点项目落地建设。
【城市更新项目推动】 2021年,中山市推进《中山市城市更新(“三旧”改造)专项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完成石岐莲塘路周边片区项目策划及概念规划,启动西区水牛城、沙溪龙瑞服装城专业市场改造概念性等规划编制,抓好北部、西部、南部等产业平台城市更新连片策划和莲塘路周边等重点片区单元计划编制。开展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三旧”改造项目可开发建设面积计算规定修正系数研究,做好西部、北部、南部等3个片区的片区策划基础数据调查和改造意愿调查工作,指导镇(街道)推进16个村镇低效工业园片区策划。落实重点项目管理“五个一”(建立一个项目清单、制定一个实施计划、确定一名负责领导、成立一个工作专班、定制一个推进方案)制度,加强项目跟踪服务。举办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竞赛,宣传规划建设合理、结构安全、经济实用、绿色美观的工业建筑理念,提升全市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水平,吸引400位设计师参赛,评选出中山市优秀工业建筑设计方案一等奖8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9项,表扬奖27项。完成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手续项目4个、面积14.03万平方米;完成集体建设用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项目2个、面积8.7万平方米;完成供地手续4宗、面积13.75万平方米;完成标图建库审批80宗,批复改造方案21个,累计推动项目动工26个。
【城市更新机制完善】 2021年,中山市完善“三旧”改造机制,印发旧厂房微改造项目行政审批等指引,优化“工改工”项目改造方案编制指引。开展权益确认及不动产确权等研究,加快制定搬迁补偿安置指导意见、年度实施计划管理办法、用地整合和界线调整、旧厂房升级改造项目涉及分割或分割销售规划审批及不动产登记、历史文化保护专题评估编制工作指引等操作指引,优化单元计划和单元规划编制指引。推行改造方案及用地报批材料联合审批,优化改造方案和完善用地审批流程,精简报送材料,用地报批时间减少10个工作日。完善镇(街道)城市更新“一张图”、城市更新决策支持系统等信息化工具,建立“协议+台账”工作机制。
【村镇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 2021年,中山市制订《中山市全面打响村镇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以“工改工”为主攻方向,推进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11月,成立中山市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政策服务组、土地整备组、基础设施建设组、综合执法组。印发《中山市村镇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工作第一批政策分工分解方案》,拟定《中山市关于加快推进村镇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的若干措施》,推动完善议事规则、融资路径、规划、业务、审批、激励、放管服等领域共32项政策以及相关工作指引。做好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范围与拟定的主题产业园范围的衔接,完成21个镇(街道)共42个村镇工业集聚区项目情况摸查,确定15个优先改造范围,完成全市第一宗10万平方米(150亩)“工改工”项目延长土地使用期限业务。建立重点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项目进展督办机制,制定中山市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综合执法工作方案及工作指引、中山市违法建设快查快处工作指引等,谋划破解工业用地二级市场交易价格过高、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融资路径不足、土地碎片化、工业房地产等方面问题。年内,在掌握全市工业用地底图底数的基础上,启动编制16个村镇低效工业园片区策划,其中火炬开发区张家边、东利片区、沙边、窈窕等片区单元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小榄镇绩东一、南区街道园山仔等片区完成初步方案。
【名城文化传承保护】 2021年,中山市推进《中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年)》《中山市紫线控制规划》编制,开展《中山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1—2035年)》《广东历史文化名镇中山市南朗镇保护规划(2021—2035年)》《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山市翠亨村保护规划(2021—2035年)》等编制工作。开展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安全检查,全年完成全市历史建筑测绘建档398处,新增历史建筑12处,开展修缮历史建筑5处、完成修缮3处。整治孙文西路不规范户外广告牌,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专题宣传。
【老旧小区改造】 2021年,中山市编制《中山市老旧小区2021—2025年改造规划》,按照“实施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分阶段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制定《中山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加大资金保障力度,争取中央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支持859.18万元;探索改造资金由市、镇(街道)财政按比例投入,社会投资与居民自筹资金共同参与的方式协同解决改造资金难题。全年启动老旧小区改造15个,项目计划总投入3360万元,改造居民楼203幢、建筑总面积50万平方米,全部完工后可惠及居民2763户;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个(其中续建项目3个),实际完成投资1028万元,改造居民楼192幢、建筑总面积36.7万平方米,惠及居民408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