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 2021年,中山市公路客运量613.60万人次(不含公交出租),比上年增长21.92%;公路旅客周转量5.51亿人千米,下降36.15%。公路货运量8820.97万吨,比上年下降6.6%;公路货物周转量64.93亿吨千米,增长4.79%。至年底,全市道路运输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有3.93万人,其中道路旅客运输从业人员(不含城市客运)938人,道路货物运输从业人员1.7万人(其中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1611人、危险货物运输押运员2360人、危险货物运输装卸管理员155人),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1.06万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从业人员8297人。
客运业户 有省际市际班车客运企业9家,包车客运企业29家(市际班车和包车企业总数为30家)。有客运站场9家,招呼站(配客点)18个。有省际市际班车467辆、包车420辆,合计887辆。
货物运输业户 有道路货物运输业户2381家(含非经营性危运企业2家),其中货运个体户1377家,普通货运企业749家,大型物件运输企业10家,危险货物运输企业79家(其中非经营性2家,因统计口径要求,5辆车以下危运企业未纳入统计范围),货物专用运输企业169家,货运站11家。有货物运输车辆1.26万辆,比上年增长3.13%。其中普通货运车辆7306辆,增长1.26%;专用运输车辆3646辆,增长5.44%;危险运输车辆1621辆,增长6.79%。货运车辆总数增长3.13%(普通货运车辆数量增长1.26%,专用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数量分别增长5.44%、6.79%),核定吨位数增长9.85%。全市营运载货汽车平均载货能力14.47吨每辆,增长6.48%。重型货车占比69.39%,增长8.34%。
机动车维修与培训业户 有维修企业3824家,其中一类汽车维修企业46家,二类汽车维修企业360家,三类汽车维修企业2755家,摩托车维修企业663家。有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99家,分支机构190家。
年份 | 客运业户(户) | 驾驶员培训业户(户) | 机动车维修业户 | 站场 | 营运客车(不含出租、公交) | 营运货车 | |||
(户) | 客运(个) | 货运(个) | 数量(辆) | 客位(个) | 数量(辆) | 载重(吨) | |||
2020 | 32 | 106 | 3727 | 11 | 11 | 1139 | 53102 | 12191 | 165640 |
2021 | 30 | 99 | 3824 | 9 | 11 | 887 | 40430 | 12573 | 181956 |
增长率(%) | -6.25 | -6.6 | 2.6 | -18.18 | 0 | -22.12 | -23.86 | 3.13 | 9.85 |
【水路运输】 2021年,中山市有港口码头企业18家,泊位46个,全为生产用的客货运泊位。有水路运输企业12家,水路运输辅助业企业5家,有船舶99艘(高速客船4艘,客位1100个),载重量18.35万吨,有集装箱船舶31艘。全市有渡口11个,渡船21艘,客位1061座。全年全市水路客运量9.9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8.65%;水路旅客周转量386.57万人千米,下降67.75%。水路货运量1840.35万吨,比上年增长50.56%;水路货物周转量17.33亿吨千米,增长37.72%。全市外贸吞吐量比上年下降3.4%;港口货物吞吐量1434.13万吨,增长9.3%;集装箱吞吐量139.42万标准箱,下降1.7%;港口客运吞吐量9.94万人次,下降48.4%。
年内,中山市规范并加强港口行业管理,开展老旧码头管理改革,出台老旧码头行政许可专项方案,解决历史问题,为老旧码头延续经营创造条件。完善港口污染防治工作,全市非危险货物码头实现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建设和使用全覆盖。推进船舶防污设施改造,全市93艘400总吨以上营运船完成水污染防治设施应改尽改,达标率100%,推动港口岸电实现建设和使用全覆盖,全市累计建成码头岸电设施55套,全年平均每月为船舶供电3万度,促进船舶减排,改善港区空气环境。推广应用港航清洁能源,开展全市内河船舶液化天然气(LNG)清洁动力改造示范工程,出台资金补贴企业政策,推进船舶“油改气”。在中山市黄圃港设立广东省首个船舶LNG燃料临时加注点并投入使用。试点智慧港口建设,指导中山小榄港在集装箱堆场开展龙门吊现场无人驾驶和远程操控技改项目,提升港口设备智能化、安全性并节约运营成本。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开展全市港口码头风险灾害承灾体普查,完成17家内河千吨级码头泊位及堆场的风险灾害普查,摸清港口行业风险隐患家底。
年份 | 水路运输业户 | 港口(装卸点) | 渡运 | 营运客船 | 营运货船 | ||||
客运 (户) |
货运 (户) |
泊位 (个) |
渡口 (个) |
渡船 (艘) |
数量 (艘) |
客位 (个) |
数量 (艘) |
载重 (万吨) |
|
2020 | 1 | 9 | 48 | 11 | 24 | 4 | 1100 | 86 | 11.02 |
2021 | 1 | 11 | 46 | 11 | 21 | 4 | 1100 | 95 | 18.35 |
增长率(%) | 0 | 22.2 | -4.2 | 0 | -12.5 | 0 | 0 | 10.5 | 66.5 |
【公共交通】 2021年,中山市有常规公交线路215条,其中跨市公交线路22条,大站快线22条。有100%新能源公交车2714辆(含市公交集团2296辆、小榄公汽公司170辆、新巴公司248辆,其中新巴公司车辆未参与营运),新能源公交车座位5.97万个(因新巴公司未参与营运,因此座位数不含新巴公司车辆)。公交线路总长度4035.4千米。有站点4118个,候车亭1273个,综合客运枢纽14个。公交专用道30.6千米。全年全市公交客流1.18亿人次,日均客流32.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03%。在用公共自行车站点300个,配套锁车桩柱8530个、公共自行车7432辆,公共自行车亭200个。
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出租车。购置纯电动公共汽车200辆,全年拨付购车补贴3.35亿元。推动网约车更新及到期更新使用新能源汽车,全年全市拥有新能源网约车2000辆,占网约车总量34.48%。开展巡游出租车运力投放工作,对已中标的700辆巡游出租车运力经营权,要求巡游出租车企业投放纯电动出租车,全年投放纯电动车型151辆,至年底累计投放新能源汽车351辆。
年份 |
公交 业户 (户) |
线路 | 公交 | 出租车 | |||||||
市内 | 跨市 | 大站快线 | 数量(辆) | 座位(个) | 纽枢站(个) | 候车亭(个) | 出租车业户(户) | 数量(辆) | 客位(个) | ||
2020 | 2 | 210 | 24 | 20 | 2576 | 52385 | 13 | 1248 | 11 | 1062 | 4248 |
2021 | 2 | 215 | 22 | 22 | 2714 | 64394 | 14 | 1273 | 10 | 942 | 3768 |
增长率(%) | 0 | 2.38 | -8.33 | 10 | 5.36 | 22.92 | 7.69 | 2 | -9.09 | -11.3 | -11.3 |
【2021年春运】 2021年1月28日至3月8日春运期间,中山市累计发送旅客606.64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37.74%,比2020年增长19.45%。其中道路客运发送533.33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36.42%,比2020年增长21.26%;铁路客运发送71.96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39.07%,比2020年增长17.84%;水路客运发送1.35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92.28%,比2020年下降80.58%。投入营运客车3403辆,座位10.53万个,其中省际、市际班车433辆,旅游包车704辆,市内客运车辆(包括公共汽车,不含出租车)2266辆。安排巡游出租车和网约车7083辆。水路运输投入高速客轮1艘,客位数270个,开通中山往返深圳航线(每日往返16个单航次,春节期间适度增加,单日最多可运行24个单航次);全市有在运营的渡口12道,渡船26艘,客位1278个。
【运输市场从业资格考试管理】 2021年,中山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比上年减少7家,全市共有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99家、分支机构家190家。年内,中山市组织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考试222场次,比上年增长38.8%;参加驾驶培训14.8万人,参加考试8638人,增长16.9%。道路旅客运从业人员考试27人,比上年下降76.7%;道路货物运输从业人员核发1942人,下降3.9%;道路危险品运输从业人员考试944人,下降28%;出租车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27人,下降58.5%;网络预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5698人,增长47%。
【中山市建成全国首个出租车行业“优选”诚信体系】 2021年,中山市建立全国首个出租车行业“优选”诚信体系,推动新旧业态融合发展,成为国内首个试点出租车行业“服务+收入”模式的城市。该模式被推荐写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学习借鉴加强信用监管推动交通运输新业态规范健康发展有关经验做法的通知》,中山市被纳入广东省出租汽车行业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提升文明服务试点城市。中山市学习网约车行业先进运营模式,将其应用至出租车行业,打造出租车行业“优选”诚信体系,实施驾驶员“分层、分级、分权益”管理,进行行业重构、服务提升、双向融合“三步走”行业规划,提升出租车行业文明服务质量、推进新旧业态融合发展。中山市出租车行业“优选”诚信体系设置科学系统的出租车诚信分评测系统,实行全面、动态监测考核,与主流互联网出行平台共同成立“优选出租车队伍”,以诚信分数情况体现服务、收入、权益的精准化、差异化,司机服务效能与实时营运收入挂钩,提升行业文明服务质量,推动形成“良性竞争+共同发展”的新旧业态融合模式。至年底,全市有出租车司机1300名,“优选”司机350名,占总体人员26.9%;因诚信分未达标被淘汰司机156名。“优选”诚信体系推出后,出租车日均订单规模由6800单提升至10000单,平均增长47%,司机平均每日增收36元,订单平峰期对比以往每个司机增加3.1单。
【中山市首批出租车(巡游、网约车)驾驶员驿站揭牌】 2021年8月25日,中山市首批5个出租车驾驶员驿站启动运营。12月3日,新增站点挂牌6个,累计11个。中山市交通运输局针对出租车司机就餐难、停车难、如厕难“三难”问题,整合“互联网+社会资本”等资源,创新建设出租车驾驶员驿站,为市内出租车(含巡游出租车和网约车)及驾驶员提供充电、洗车、用餐、休息、如厕、维修等“一站式”综合服务。驿站建立验收和挂牌机制,与行业协会共促共建,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充电站点提出建设驿站申请,验收合格即可挂牌。争取大众汽车厂家、美团、高德地图等各大平台、企业支持,借助社会资本力量升级改造驿站基础设施,在地图上标注驿站位置、提供服务及近期福利等关键信息,为司机提供平台服务费、洗车券、用餐、车辆消毒、防疫物资等优惠福利;在驿站设置大面积墙面广告位给平台、企业予以宣传,实现双赢。
【中山市城南汽车客运站终止经营】 2021年9月30日,中山市城南汽车客运站正式关闭,并于11月5日办结运政系统注销流程。该站属三级汽车客运站,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客流量持续大幅下降,年发送人次从2013年52867人次降到2020年10090人次,年发班班次从2013年69497班次下降至2020年5292班次。2021年上半年月均发送792人次,月均班次413班次。客运站经营企业存在客流严重不足、经营困难等情况。2021年9月9日,市交通运输局同意中山市城南汽车客运站终止经营申请,保留城南公交枢纽站为市民提供公交客运服务,要求客运站经营者做好车辆分流、人员安置和对外公告等后续工作。
【中山“95128”统一出租车电召热线正式开通】 2021年11月5日,中山“95128”统一出租车电召热线正式开通。“95128”“中山模式”为老人、没有智能手机等特殊群体解决基础出行问题,市民拨打“95128”会自动转接到滴滴出行老年人电话叫车客服,告知客服出发地和目的地,客服帮助老年人代叫车。针对60岁以上实名认证的老年人,当起点、终点为医疗机构时,会进行优先派单。推出定制化出租车服务,选择30名“最美的哥的姐”作为首批定制化服务的司机,提供珠海机场、广州南站、白云机场、深圳机场4条线路的定制化产品,市民可选择包车或拼车。至年底,“95128”电召热线接单1.08万车次,服务群众累计1.73万人。
【中珠跨市公共交通服务互联互通】 2021年8月20日,经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及珠海市交通运输局批准,中山市公共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开通997路线“锦绣国际花城—珠海上冲总站”,线路全程13.8千米,共投放12辆中型客车运行。锦绣国际花城发车时间为6:30—18:00,珠海上冲总站发车时间为7:30—19:00,发车间隔为10~15分钟一班,每天约60班次。中山市坦洲网髻路与翠微西路连接的桥梁修通后,坦洲界狮路、十四村等片区可直线达珠海市,减少绕行距离。该公交路线的开通实现中珠跨市公共交通服务互联互通,方便大湾区群众公交出行。
【公交出行实现刷脸支付】 2021年,中山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山市公共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依托中山通电子卡支付应用体系为基础,全面融合人脸识别支付应用技术,在快速公交系统13个站台投入试用“刷脸支付”。市民开通支付宝中山通电子交通卡,并通过该入口完成相关签约验证后,即可实现“刷脸支付”,简化支付手续,提高通行效率。
【优约巴士试行】 2021年12月15日,中山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山市公共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在翠亨新区马鞍岛试行新型公交服务,推出响应式公交“优约巴士”。年内,翠亨新区马鞍岛范围设置优约巴士停靠站点21个,为翠亨新区马鞍岛15家厂企1万名员工提供“点”对“点”个性化公交出行服务。“优约巴士”相比常规公交资源利用率提高15%,市民通过“优约巴士”出行,每趟次可节省约20分钟,并比使用网约车、出租车通勤节省约6元。
![]() |
2021年12月15日,中山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在翠亨新区试行“优约巴士”服务 |
(市国资委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