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网络建设

【交通网络建设概况】 2021年,中山市交通基础设施网络逐步完善。“四纵五横”高速路网、“三环十二快”高快速路网、“三纵三横”轨道交通网等将构建起中山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内外通畅、交通便捷的一体化综合运输体系,实现中心城区到相邻城市一小时通勤圈。年内,中山市实际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7.68%;至年底,中山市公路总里程3307.4千米(含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577.35千米),其中高速公路5条(京珠高速、广珠西线高速、中江高速、西部沿海高速、广中江高速)共189.3千米、一级公路460.3千米、二级公路519.9千米、三级公路492.8千米、四级公路1067.8千米。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千米185.4千米。

2021年,广中江高速黄圃路段通车
(黄锡彬 摄)

农村公路方面,推进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创建南朗街道左步村南冲路、阜沙镇阜沙村横迳路2条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路,全年共完成8条农村公路改造提升。航道建设方面,推进横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趸船码头建设等航道基建项目建设,完成中山智慧航道运行管理平台建设,优化升级航道信息化系统。码头方面,开展老旧码头管理改革,推进船舶防污设施改造,港口岸电实现建设和使用全覆盖,开展全市内河船舶液化天然气(LNG)清洁动力改造示范工程,建设智慧港口试点。轨道方面,南沙港铁路实现货运化通车,深江铁路等中山市“三纵三横”轨道交通网建设有序推进。

年内,质量安全监督公路项目25个(42个标段)、水运项目1个。其中新受理8个,与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监督高速公路项目2个,交工及竣工项目19个(交工验收项目15个,竣工项目4个),全部项目建安费总额525.93亿元,总里程数313.06千米。全年累计出动检查人员3080人次,发现质量问题隐患1280宗、安全问题隐患4641宗。受理公路造价审查11项次,送审造价197.18亿元,委托中介完成审核6项次(合计123.97亿元),审定造价125.04亿元,调整不合理造价8.4亿元,占送审金额6.8%,剩余项目转入2022年继续推进。

2020—2021年中山市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表
单位:千米
年份 总里程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等外公路
2020 2731.1 184.4 443.4 532.1 476.2 1095 0
2021 2730.1 189.3 460.3 519.9 492.8 1067.8 0
增长率(%) -0.04 2.66 3.81 -2.29 3.49 -2.48 /

【干线公路建设】 2021年,中山市“三环十二快”高快速路网建设提速增效,互联互通水平全面提升。坦洲快线,西二环(纵四线终点段),国道G105南线10座跨线桥,南三公路下穿隧道,南朗快线二、三、四标,鹤塘大道主线,国道G105半互通,民众快线三标,东二环主线,三角快线辅道等项目建成通车。西二环(沙溪至横栏段)、金字山互通、古镇快线、坦神北路等项目加快推进。3月,南外环景观路跨线桥42小时完成拆除并恢复通车,创最快纪录。

金字山互通立交工程建设 中山市金字山互通立交工程(原南外环互通工程)位于东区街道、五桂山街道,是为坦洲快线与南外环路、城桂路、起湾道交通转换而设置的大型枢纽互通,采用一级公路兼顾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主线接南外环路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80千米每小时,南外环改线段全长2.68千米。项目互通区共包括6条匝道(不含坦洲快线往返兴中道方向的一对匝道),互通范围内大桥共5座,匝道桥梁总长3.06千米。至2021年底,累计完成回填土17.8万平方米、挡墙c30砼1.65万平方米、雨水井302座、排水管1.01万米、碎石垫层9.11万平方米等路基工程。累计完成底板54个、侧墙51个、隧道挖方47.9万平方米等隧道工程。累计完成承台147个、墩柱152个、盖梁100个、小箱梁200片等桥梁工程。全年完成投资4.42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80.42%。

坦洲快线建成通车 坦洲快线(一期)工程于2019年8月启动建设,起自中山市南外环路与城桂路相交处,终点位于坦神北路与坦神公路交叉处,全长27.62千米。项目沿线设计架设桥梁14座,主线设计速度80千米每小时,双向六车道,总投资74.78亿元。2021年12月30日,中山市坦洲快线(一期)工程全线交工通车,从起点金字山互通直达终点坦洲镇潭隆北路。2021年累计完成投资16.9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96.6%。

坦神北路建设 2020年5月,坦洲北路启动建设,项目起于坦洲镇,与坦洲快线一期终点以桥梁对接,路线沿既有坦神北路向西南对现状路进行四车道改六车道建设,终点位于神湾镇斗门大桥和神湾大道的平面交叉口。该项目是中山市中高快速路网规划中加密线,路线全长11.05千米,设计速度60千米每小时,项目总投资19亿元。至2021年底,累计完成桩基64.09%、承台59.24%、墩身55.44%、预制梁35.32%、预制梁架梁11.01%、盖梁51.38%、系梁21.05%。完成龙塘互通坦洲快线高架桥现浇梁施工,完成扩建段左幅路基填筑、水稳施工清表。2021年累计完成投资4.0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3亿元的135.93%,完成目标任务5亿元的81.56%。

2021年中山市在建高速公路项目情况表
项目名称 基本情况 项目走向 工程进展 建设起止

年限

深中通道 路线全长24千米,设计时速100千米每小时。中山段总投资112.1亿元 东起深圳市宝安区鹤洲立交,西至中山市横门枢纽,为国家高速公路网深圳—岑溪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2518)的组成部分 东人工岛筑岛已完成;堰筑段隧道主体结构完成97%。西人工岛岛上主线隧道主体结构已完成。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塔柱已封顶;海域引桥架梁完成110米钢箱梁48片,60米混凝土梁48片。沉管钢壳制造完成25节,沉管预制完成23节,管节沉放完成19节 2016—2024
中开高速 路线全长44千米(中山段),设计时速100千米每小时。总投资288.9亿元 由东向西依次经过翠亨新区、南朗、开发区、东区、五桂山、南区、沙溪、大涌、横栏共9个镇(街道) 中山段桥梁桩基完成80.9%,承台完成62.0%,墩柱完成55.7%,盖梁完成37.5%,箱梁预制完成18.2%,箱梁架设完成12.0%。路基工程累计完成51.0%,山岭隧道工程累计完成73.8%,下穿隧道工程累计完成约26% 2018—2024
广中江高速全线 路线全长28.969千米(中山段),设计时速100千米每小时。总投资90.35亿元 广中江高速公路项目连接广东省佛开、江肇、佛江、广珠西、东新、江中6条高速公路,与中山市东部外环高速、西部外环高速2条高速公路相接。中山段途经黄圃镇、南头镇、东凤镇、小榄镇、古镇镇 已建成通车 2013—2021
西环高速(含小榄支线) 路线全长71.14千米,设计时速100千米每小时。总投资215.26亿元 纵贯中山西部,沿线经过小榄、古镇、横栏、东升、西区、大涌、板芙、神湾、坦洲等9个镇(街道) 桩基础累计完成10750根,完成率91.36%;承台累计完成3082个,完成率76.78%;墩柱累计完成5793根,完成率77.44%;盖梁累计完成2854个,完成率74.97%;梁板预制累计完成28908片,累计完成73.28%。横琴大桥续刚构施工完成85.5%,石岐河大桥连续刚构施工完成88.5% 2019—2022
香海大桥 路线全长29.98千米,其中中山段长9.48千米,设计时速主线100千米每小时,支线80千米每小时。中山段总投资24亿元 起点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对接西部沿海坦洲互通,沿G105国道西侧排洪渠高架接梅华互通,再沿中珠边界一路向西经中山市坦洲镇、珠海市斗门区、金湾区,先后与广澳高速公路、中山西环高速公路、江珠高速公路等重要干道相交 主线TJ1标进行鹅咀涌重建桥桩基施工、预制板梁架设施工、桥面系施工;环洲南路高架桥下部结构施工;坦洲西互通下部结构、预制小箱梁预制及架设、桥面系施工、匝道路基土方施工。主线TJ2标进行新丰围互通预制梁板架设拼宽桥施工、桥面系施工等。主线TJ3标进行磨刀门特大桥(含引桥)悬浇梁施工,大冲口高架桥系梁、墩柱、盖梁施工,添福围高架桥下部结构施工,预制小箱梁板预制及架设等。支线TJ1标进行坦洲枢纽互通钢箱梁、现浇梁施工 2017—2022
中山黄圃至翠亨高速公路(中山东部外环高速公路一期工程) 路线全长34.16千米,设计时速120千米每小时。总投资238.34亿元 起点始于黄圃镇大雁岛,与广中江高速公路设置大雁互通衔接,向东南方向经三角、民众、火炬、南朗等镇(街道),终点落在南朗出水象水库西侧(林溪村)与中开高速设置的横门西枢纽互通处 一期工可调规报告于2021年1月30日取得省发改委核准。先行工程(跨南沙港铁路桥)已完工,一期工程陆续开展临建工程建设。7月7日签订特许经营合同。11月16日项目用地报批材料完成组卷,并通过省自然资源厅各处室预审查 2020—2025
南中高速中山段建设 路线全长32.4千米,设计时速100千米每小时。总投资98.2亿元 项目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南部和中山市东北部,由主线和万顷沙支线组成,其中:主线起于南沙港快速路新垦互通,终至江中高速新隆立交,与京港澳高速十字相接;万顷沙支线起于南沙港快速路新垦互通,终至万顷沙海上互通,接深中通道 中山段已累计完成桩基1253根,完成承台97个,完成系梁128道,完成墩柱454个,完成盖梁42个,横门西特大桥正开展承台施工 2020—2024
中江高速改扩建项目(中山段)建设 路线全长26千米(中山段),设计时速120千米每小时。中山段总投资69.2 亿元 起于中山市港口镇胜隆村,顺接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并与京港澳高速形成十字交叉,经东升、小榄、横栏、古镇,江门市江海区外海、窑头、礼乐,蓬江区白沙,终于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奇榜村龙湾立交,顺接江鹤高速公路一期工程 软基处理完成13.34万平方米,完成总量的38%;路基挖土石方工程完成27.81万平方米,完成总量的43.5%;路基填土石方工程完成6.4万平方米,完成总量的9%;涵洞完成9.5道,完成总量的21.11%;桥梁基础(桩基)完成1750根,完成总量的45%;桥梁立柱完成453根,完成总量的14.6%;桥梁梁板预制367片,完成总量的5.1% 2020—2024

【农村公路建设】 2021年,中山市结合乡村振兴要求,提升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效益,完善“四好农村路”建管养机制,推动完成市级“四好农村路”项目库建设8个,建成南朗街道左步村、阜沙镇阜沙村横迳路2条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路,总投入1700万元,完成总里程25千米农村公路改造提升。总结制定中山市“四好农村路”建设标准指引,获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美丽农村路建设指引引用。

【轨道建设】 2021年,中山市“三纵三横”轨道交通网主体框架加速构建。开展南沙港铁路建设,12月31日实现货运通车,客运化工程按计划推进,黄圃站、东凤站站房及配套工程加快建设。推进深江铁路建设,开展施工前准备工作。召开广中珠澳高铁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议,配合开展广珠澳高铁前期研究工作,争取设置中山南站方案。深化研究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中山段线站位。开展深圳至中山城际(深大城际西延线)谋划工作。

2021年6月28日,中山西二环横栏段(纵四线终点段)主线完工
(交通集团供图)

【航道建设】 2021年,中山市推进航道基建项目建设。围绕横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前期研究专题工作,协调国土空间规划与航道建设相冲突的问题,调整影响项目建设的生态保护区红线,按时上报周报、月报、季报和基建相关汇报材料,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开展财政资金绩效自评工作。全年完成资金支付65.9万元,资金指标支付完成率100%。支持趸船码头建设项目,与广州中心趸船项目合并,完成第二次招标,与中标单位广东南祥造船有限公司签订施工合同,完成工程技术、安全、廉政交底和开展各项施工阶段检查工作。

(谢锦威)

【港口】 2021年,中山市有在运营口岸6个,分别为中山港港区、神湾港区、小榄港区、黄圃港区、小榄进出境货运车辆检查场、中山保税物流中心车检场。

中山港港区 位于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水路距香港特别行政区54海里、距澳门特别行政区51海里,向东进入伶仃洋与国际航线相通,内河接珠江水网,公路以广珠东线、京珠高速公路为骨干线,港区河宽平均400米,水深7~10米,可通航3000吨级江海轮。2021年,对外籍船舶开放,内设客运码头1个,经营方为中港客运联营有限公司;设中山港国际货柜码头和中外运码头公共货运码头2个,经营方为中山港货运联营有限公司和中山中外运仓码有限公司。该港区开设固定航线,发展集客货运一体、年均入出境旅客100万人次、进出口货物600万吨的综合性水运口岸,服务区域覆盖全市各个镇(街道)及周边城市。

神湾港区 位于中山市南部神湾镇,陆路距中山港区48千米,水路距香港52海里,主要辐射神湾镇、三乡镇、坦洲镇、板芙镇等镇(街道)。2021年,对外籍船舶开放,内设公共货运码头1个和游艇码头1个,货运码头经营方为中山市神湾港货运联营有限公司;游艇码头位于神湾镇磨刀岛磨刀门水道东岸,经营方为广东盛世游艇会有限公司,该码头拥有齐全的查验配套设施供游艇进出境查验使用,开通中山市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游艇自由行。

小榄港区 位于中山市西北部的小榄镇,陆路距中山港区35千米,水路距香港75海里,主要辐射小榄镇、南头镇、古镇镇、东凤镇、黄圃镇、阜沙镇等镇(街道)以及佛山市顺德区等周边地区。2021年,对国内船舶开放小榄港码头岸线长度364米,建有1000吨级货轮泊位8个,经营方为中山市小榄港货运联营有限公司。

黄圃港区 位于黄圃镇洪奇沥水道南岸,主要服务于中山市北部镇区,同时辐射佛山市顺德区和广州市番禺区。2021年,对国内船舶开放,年设计吞吐能力190万吨,其中集装箱9万标箱、件杂货100万吨,经营方为中山市黄圃港货运联营有限公司。

小榄进出境货运车辆检查场 位于中山市小榄镇民安南路,占地面积10.67万平方米。受海关新政策影响,2021年,没有车辆转关业务。

中山保税物流中心车检场 位于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民众街道中山保税物流中心内,占地面积7.33万平方米。受海关新政策影响,2021年,没有车辆转关业务。

(陈 力)

【深中通道项目建设】 至2021年底,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工程项目——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完成14个管节的沉放对接,累计完成全线32个管节中20个的对接安装;东、西人工岛建设有序推进;关键控制性工程伶仃洋大桥与中山大桥完成实现“双桥四主塔”封顶,其中伶仃洋大桥主塔、锚碇锚体完成施工,完成主索鞍吊装,中山大桥正进行箱梁架设工作。2021年6月17日、7月19日,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东主塔、西主塔分别完成封顶,大桥建设全面转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伶仃洋大桥是深中通道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主跨长1666米,主塔高度为270米,相当于90层楼高,是世界上最大跨径海中钢箱梁悬索桥和世界上最高通航净空尺度的跨海桥梁。9月21日,中山大桥东主塔顺利封顶。11月24日,深中通道中山大桥首片重达490吨的钢箱梁完成安装,主桥上部构造施工加速推进。主跨580米的中山大桥为双塔斜拉桥,建成后主塔高213.5米,相当于70层楼高。

·资料链接·

深中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通道,全长约24千米,主要由特长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人工岛以及深圳机场枢纽(地下部分)等关键构造物组成。采用设计速度100千米每小时的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标准,项目概算总额约446.9亿元,预计于2024年建成通车。

2021年4月17日,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东锚碇施工现场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供图)

【坦洲快线入选广东省“十大最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 2021年10月,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公布2021年度广东省“十大最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十大最美农村路”名单。其中,位于中山市境内的省道S268线中山五桂山至三乡段(坦洲快线)入选广东省“十大最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省道S268线中山五桂山至三乡段(坦洲快线)起于中山市东区街道孙文纪念公园,沿途经五桂山街道珠江纵队旧址,终点衔接三乡镇中山温泉宾馆和罗三妹山公园,路段全长22.45千米,联通五桂山街道、三乡镇等多个历史红色教育资源和文旅景点。该项目利用旧路建快速路,减少山体开挖,减少边坡生态破坏,高架桥桥面全线两边绿化,途径五桂山国家级生态保护区,路域环境良好,沿途景色优美,和谐融合公路与自然。注重工程建设对沿线城市景观的影响,优化公路线型,全线采用盖梁隐形造型设计,采用中央墩立体化设计,与中国工程院何镜堂院士工作室合作进行桥梁景观造型墩专项设计,设计定制高标准仿生学路灯,提高公路外观整体质量。

(谢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