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概况】 2021年,中山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和拓展经济发展成果,全市工业呈现“一好三快一突破”的特点。
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全市工业地区生产总值3566.17亿元,比上年增长8.2%;实现工业增加值1649.12亿元,增长10.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361.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
重点工业项目落地建设 释放存量工业用地潜力,激发市场活力。举办重点工业项目全流程推进提速培训班,印发《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全流程办理指南》等,理顺项目落地建设全流程要素。定期召开现场会、视频会等专题协调会,协调解决项目落地问题。12月16日,全市首个带设计方案出让工业项目——火炬开发区武藏汽车零部件项目实现“拿地即动工”。12月22日,坦洲镇投资10亿元的明彩智慧显示项目从摘牌到动工用时29分钟。全年动工重点工业项目235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02%,计划投资总额548.9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234.4亿元。
工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全市工业投资增长31.6%,两年平均增长40.4%(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相应周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方法计算的增速),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五、第二。其中,工业技改投资比上年增长17.7%,两年平均增长28%,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六、第二。
产业载体建设加快推进 获批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成为全省首批七个大型产业集聚区之一。火炬开发区以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园获批全省首批特色产业园。中山南区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产业园,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首个省级产业园。
制造业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 推动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牵头组建的广东省海洋新能源创新中心建设,12月,该中心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批复筹建,实现全市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零的突破。
·资料链接·
中山大型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4.59万公顷,范围涵盖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石岐街道、东区街道等11个镇(街道)的部分区域,集聚区产业配套完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1100家。布局智能家电产业园、新材料(含化工)产业园、光电与智能终端产业园、健康医药产业园、研发与高端制造产业园、清洁能源与智能装备产业园、科创与总部经济产业园七大主题产业园,重点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略性支柱产业,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激光与增材制造、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家电、家具等传统优势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火炬开发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面积9235公顷,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是中山高新区主导产业之一。拥有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中国包装印刷基地、中国电子中山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装备制造中山(临海)基地等九大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山高新区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以中山火炬开发区国家健康基地为核心集聚区,以湾西智谷、健康医药服务集聚区为拓展园区,形成“政、产、学、研、贸”结合的发展模式,落户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316家。
中山南区产业园:位于中山科学城范围内,总规划面积111.4公顷。园区将以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产业,围绕中山光子科学中心和氢能氦能科技园进行开发,以“电梯产业园、中创产业园、平安产业园”三大片区联动发展。其中,电梯产业园从南区特色支柱产业着手,以电梯龙头企业为核心,集聚蒂森克虏伯、日本三菱电梯两大世界500强企业,近80家电梯整梯及配套企业,产业链覆盖电梯设计研发、生产组装、物流营销、安装维保和教育培训。
【规模以上工业】 2021年,中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61.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比全省两年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市工业百强企业两年平均增长稳定,抗风险能力强。在下半年疫情影响较小时,增长较稳定。两年平均增长8.4%,高于全市工业企业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受疫情影响波动较小,恢复速度快。全年市百强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69.12亿元,比上年增长9.3%,比全市平均增速低2.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正增长的有71家,超70%的市百强企业两年平均正增长。
年内,中山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58家,自2014年实施支持企业上规上限培育工程以来首次实现年增升规数超1000家,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数的316%;净增规上工业企业数710家,是上年的2.2倍。新增、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双双创新高,均位居全省前列。至年底,全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26家,排名全省第五。
从行业大类看,全市在产的33个行业大类中,有29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农副食品加工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其他制造业除外),增长面为87.9%,拉动前十的行业中,纺织服装业两年平均增长-5.7%,少部分行业生产恢复不到位。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三大行业贡献率42.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1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最大。从两年平均增速看,有27个行业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为81.8%。
从区域分布看,多数镇(街道)增长稳定,个别镇(街道)表现突出。1—12月,工业增加值增速超全市平均水平(12%)的镇(街道)有10个,其中增速前三的镇(街道)为阜沙镇(21.6%)、横栏镇(17.2%)和三角镇(16.8%),3个镇(街道)的增长长期保持在全市前五。全年增长表现落后的镇(街道)有石岐街道(0.5%)、五桂山街道(2.3%)、东区街道(3.8%),3个街道2021年度企业入库数相对较少,新入库企业拉力偏弱。各镇(街道)工业发展差异仍大,与2019年比,两年平均正增长的镇(街道)有19个,其中增速超10%的镇(街道)有5个,增速前三的镇(街道)为阜沙镇(15.5%)、东凤镇(10.6%)、南头镇(10.4%),3个两年平均负增长的镇(街道)为板芙镇(-0.4%)、沙溪镇(-0.3%)、三乡镇(-0.2%)。
从经济类型看,出口企业复工复产成效显著,销售产值创新高。1—12月,中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内销和外销方面均有较大程度的恢复,出口交货值有较高的回升,国内销售比上年有大幅增长。
【十大主题产业园布局谋划】 2021年,中山市加快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谋划,保护和拓展产业空间,结合现有产业布局、区域禀赋优势及各镇(街道)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片区范围,按照土地可利用可连片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统筹布局智能家电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研发与高端制造产业园、清洁能源与智能装备产业园、半导体产业园、新材料(原料药及化工)产业园、光电与智能终端产业园、健康医药产业园、科创与总部经济产业园和中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显示产业园)等首批十大跨镇(街道)的主题产业园,总规划面积18353.33公顷。除半导体产业园、中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显示产业园)外,其余主题产业园占地面积均超666.67公顷。在划定产业园规划范围与产业方向的基础上,加大对产业发展的统筹力度,按照“定园区规划建设标准、定产业主题方向、定园区企业准入标准、定有力度的扶持政策”的工作思路,提升主题产业园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构建定位明确、链条完整、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布局。
智能家电产业园 包括黄圃、南头和东凤片区。重点发展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家电龙头及配套企业,加强与佛山市顺德区深度融合发展,共同打造世界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
智能制造产业园 包括小榄、古镇和横栏片区。围绕智能制造,重点发展工业互联网、工业设计、数字照明与智能家居产业。
研发与高端制造产业园 包括岐江新城(江北科创区)。重点引入研发、中试、数字经济、企业总部、高端制造等产业,集聚国际型服务中枢、创智型总部基地、生态型文化新城三大功能,建设成为中山城市新客厅。
清洁能源与智能装备产业园 包括大涌、南区、板芙和南朗片区。围绕新能源研发、生产,重点引入新能源中的氢能(制氢、储氢、运氢和加氢装备)、风能、太阳能等细分领域产业,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
半导体产业园 包括三乡片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电子核心产业、集成电路制造等细分领域产业。
新材料(原料药及化工)产业园 包括三角和民众片区。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电子化学、原料药、化学药等产业。
光电与智能终端产业园 包括民众片区。聚焦光学光电、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智慧物联为突破口,打造珠江三角洲最具特色的光电与智能终端产业数字化精品园区。
科创与总部经济产业园 包括翠亨新区马鞍岛。重点强化科技创新功能,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吸引优质总部企业和研发机构落户。
健康医药产业园 包括火炬和南朗片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引入生物医药研发、生物医药的生产制造(包括生产制造生物药、化学药、现代中药、药妆等)、生物医药流通与应用相关产业,实现生物医药产业链有机协同发展。
中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显示产业园) 包括坦洲片区。重点发展新材料和高端显示产业。
![]() |
2021年4月9日,广东省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行动计划实施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供图) |
【省级产业园创建】 2021年,中山市加强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结合产业基础,梳理完善全市工业发展重点和发展资源,开展省级产业园和省特色产业园创建工作。11月18日,中山获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是全省首批七个大型产业集聚区之一。12月8日,火炬开发区以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园获批成为全省首批特色产业园。12月29日,中山南区产业园被认定为省产业园,成为珠江三角洲首个省产业园。
【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术改造】 2021年,中山市加大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加强政策宣贯,建立省、市、镇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加快重点工业项目落地,支持本土优质企业增资扩产,鼓励企业开展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全年全市工业投资增长31.6%,两年平均增长40.4%,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五、第二。其中,工业技改投资比上年增长17.7%,两年平均增长28%,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六、第二。支持本土优质企业增资扩产,摸查梳理43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资扩产用地需求,项目计划投资总额864亿元,预计新增产能2018亿元。联合新组建的市招商工作指挥部增资扩产组和项目落地组,安排工作专班与各镇(街道)座谈、实地走访重点企业,开展项目对接服务,推动增资扩产项目落地建设。至年底,全市有20个项目被纳入省制造业重大项目名单。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升级,工业企业技改项目备案890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37%,其中备案投资额超5000万元的技改项目51个。安排5.2亿元省市资金,支持336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
【企业公共技术体系建设】 2021年,中山市健全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体系建设,印发《中山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推荐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洋紫荆油墨(中山)有限公司申报2021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推荐广东明阳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广东TCL智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中山台光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中山市华盛家具有限公司4家企业获评2021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开展2021年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申报工作,举办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申报培训讲座2场,76家企业参加。获评2021年市级工业和工业互联网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认定工作,新认定市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5个,全市累计有市级工业和工业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3个。其中,智能制造板块平台9个、共性工厂板块平台4个、工业互联网板块平台3个、“互联网+”共享设计板块平台2个、智能产品板块平台2个、生物医药板块平台2个、综合服务平台1个。
镇(街道) | 单位 | 平台名称 |
坦洲镇 | 广东鑫光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智能装备及集成系统应用公共服务平台 |
东凤镇 | 中山市铧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厨卫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 |
南朗街道 | 中山市哈工朗德智能科技有限 公司 | 哈工朗德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 |
翠亨新区 | 广东中科奥辉科技有限公司 | 医疗器械与科研设备研发制造公共服务平台 |
翠亨新区 | 冠科生物技术(中山)有限公司 | 冠科(中山)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 |
![]() |
2021年12月8日,中山市工艺美术大师技能技艺现场实操考核暨首届中山市工艺美术大师精选作品展开展。图为技能技艺现场实操考核现场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供图) |
【工业设计产业效能发挥】 2021年,中山推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通过设计创新,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生产服务业(特别是工业设计)对接高端要素资源、拓展经济腹地提供契机。
规划湾区国际文化设计港。支持翠亨新区起步区先进智能产业区发展工业设计、研发创新等业态,吸引和集聚一批跨国企业、国际大师和人才团队。项目规划新型产业项目用地32.6公顷,总建筑面积195.6公顷,总投资超100亿元,计划建设包含跨国文创企业中央商务区(CBD)基地、国家设计产业会展中心、国家设计产业资源交易中心、国际创意文化交流示范区、传媒科技跨界发展试验区、粤港澳青年创意街区共六大板块的国际顶级产业园区。
开展首批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首批收到20家企业申报材料。组织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全年全市新认定省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3家。至年底,全市拥有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7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
举办2021中山工业设计大赛,除综合赛外,结合优势传统产业分设小榄五金电器设计专项赛、古镇灯饰照明设计专项赛和沙溪休闲服装设计专项赛。活动自8月26日启动起,吸引80多所高校师生参与,征集来自全国27个城市的参赛作品5027件,评选出优秀以上奖项181个。扩大中山企业参赛规模,延伸获奖作品对接行业企业,提高成果产业转化能力。
搭建设计师与制造企业合作平台,推广猪八戒网中山共享服务中心和鸿兴创谷灯饰原创设计服务平台2家“互联网+”共享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年内,在猪八戒网平台中山地区注册的工业设计类服务商120多家,雇主注册2.02万人,企业服务采购金额281.8万元,比上年增长130%。
【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实施】 2021年6月起,中山市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成立由市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一个产业链、一名链长、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专班、一个工作方案”的“五个一”链长制专班工作机制模式,加强对全市重点产业链管理和链长制工作的领导。年内,全市设立智能、家电、新能源、生物医药等10条产业链,并组织企业召开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发展座谈会、灯饰光源产业调研交流会、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链协同创新政策推介会和交流会等专题会议,推动产业链发展。
开展产业链招商 组织光电光学产业链前往深圳帧观德芯科技有限公司考察项目,面向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光电光学产业链目标科技创新项目引进。文化旅游产业链召开中山市美丽乡村民宿产业发展暨招商推介会,引进文化旅游产业链中“住”要素具有关键作用的文旅企业。金融产业链按照拜会做好项目洽谈对接,推动基金类项目落户中山。智能家电、五金锁具、新能源、灯饰光源、现代物流产业链由产业链牵头部门根据重点产业链目标企业清单,制定各产业链目标企业拜访计划,由市领导带队赴省内外开展招商拜访活动。
推动产业链重点项目建设 生物医药产业链推动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落地火炬开发区,建成广东省药品研究所中山实验室并获颁口岸药品检验资质。启动国家健康基地特殊食品安全研究中心、产品环境健康安全研究中心、贵细中药材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化妆品质量提升和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共4个产业平台建设。12月,经国务院批准,增设中山市中山港口岸为药品进口口岸。光电光学产业链推进中山光子科学中心建设,光子科学中心获登记注册为省级事业单位,人员进驻临时办公场地。通过市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光电光学产业平台实验室建设及战略新型产业技术攻关项目立项,其中科研能力提升项目1项、战略新型产业技术攻关项目3项,立项资金2200万元。
【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建设】 2021年,中山市在家电、注塑、印刷、家具等领域建成一批5G+工业互联网行业典型案例,形成数据采集、生产执行、数据分析、仓储物流等可落地应用场景。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建成基于5G的制造执行系统(MES)生产与仓库管理应用改造项目 通过5G+MES项目部署5G网络,并采用标签化+PDA+5G网络技术,实现生产过程和仓储物流信息数据实时、准确、便捷采集。利用5G网络数据传输不丢包、传输速度快的特点,对数据进行分析建模。优化生产执行,通过可视化看板管理,实时展现生产进度状况,并提前预警和指引生产。项目实现材料仓管员人数减少71%,成品仓管员人数减少9%,成品账务员人数减少57%,叫料员人数减少66%。
广东皮阿诺科学艺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基于5G网络的定制家具数字工厂技术改造项目 实现生产制造关键关节的数字化、网络化。优化生产执行,建设自动导引运输车(AGV)调度平台、自动导引运输车(AGV)MES系统,打通产品研发到生产制造的端到端流程,实现5G信息化、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项目可实现从产品周期管理提升到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从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转变。
广东立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基于5G的MES生产应用的技术改造项目 通过5G网络实时收集生产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实现车间生产全要素连接。在生产执行方面,建设全连接工厂管理平台,转变原有手动记录和纸质查询的手工管理为数字化管理,实现现场生产高度透明与产品生命周期的可追溯。项目可实现设备利用率提升10%、计划外故障停机时间减少11%、基础数据收集和绘制报表时间减少80%、调模时间减少30%。
【中山市工业炭基绿岛服务中心项目】 2021年,中山市工业炭基绿岛服务中心项目由市国资委下属中汇集团联合广东中蓉德昭环保投资有限公司、济宁中科恩吉科创新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组建的广东汇德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以中山全域为考量,着眼市域进行顶层设计,引进行业核心技术,计划通过应用智慧管控系统,管控活性炭的全生命周期流动轨迹,杜绝无控焚烧处置,采用复合再生技术,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化利用,以市域为治理对象,从源头上系统解决全市层面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