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山市委员会概况】 2021年,中山市有直属基层团委(团工委)32个、团支部6786个,团员12.38万人,管理有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和市青少年社会工作指导中心。年内,团市委团结带领中山青年为“美丽中山 投资热土”贡献力量,推进实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等3个国家级试点工作,推进实施小榄镇、南区街道2个省级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试点工作,先后被评为2020年度广东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2020年市直机关绩效考核一等奖等,在全省共青团工作考核中排名第四,获优秀等次。3月3日,共青团广东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团市委在会上作题为“党建引领 严字当头——推动全面从严治团落实落细”经验发言。
【团组织建设】 2021年,中山市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常态化推进广东共青团全面加强基础建设的一号工程——“命脉工程”,各项指标在全省综合排名第一,其中新建“两新”团组织331家,完成率121%;3家非公企业和4个工业园区获认定为省级非公团建示范组织;发展团员7895名,规范录入电子团员档案比例为100%;本地毕业生团员组织关系转接完成率、新发展团员电子志愿书有效录入率、团费及时交纳率等均完成目标。
推动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5月,火炬开发区作为试点地区,成立以市委副书记、区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涉及4项改革内容、10条改革举措、40个工作项目、112项具体措施的改革工作方案,通过改革创新团干部选用、团组织设置和运行、团员教育管理、领导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推动改革向基层延伸。选优配强市镇村三级团干部队伍工作经验获《粤团要讯》专篇刊发推广。开展镇(街道)团组织集中换届,镇(街道)团委(团工委)书记100%为中共党员、2人为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兼任,团委书记100%本科以上学历,平均年龄30.5岁,比上届年轻3.63岁,并选配15名“333”紧缺急需专业博(硕)士研究生引育计划干部兼任团委副书记。摸排全市各村(社区)年轻干部配备情况,结合召开工作现场会、与换届工作领导小组汇报进展等形式,实现全部村(社区)团组织书记人选100%从“两委”成员中产生,平均年龄28.02岁,相比上一届年轻7.23岁;本科以上学历占比90.96%,比上届提高13.71%。实施团干能力提升工程。选送25批次63名团干部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主办的主体培训班,举办基层团委书记研修班、全市村(社区)团组织书记培训班、各类业务培训班、专题研讨班等,参训团干部近1500人次。抓团员队伍从严。9月,中山市成为全团开展团内纪律处分验证试点,参与验证全团首个《纪律处分条例》,也是全省首批启动犯罪共青团员处置的地级市,全年除名团员51人、开除团籍22人,从“智慧团建”系统删除非团员青年和不规范发展团员129人。
【党建带团建】 2021年,中山市完善团工委党建工作责任制,持续加强政治建设。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1次、第一议题学习48次、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7次,规范落实“三会一课”(“三会”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一课”指按时上好党课)。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指导推动全市团支部100%参与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组织生活和专题学习7.5万场次,100%完成17项办实事清单项目。通过“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中山青年·说”“青春心向党”等线上学习,以及征文活动、“四史”知识竞赛、青年演讲比赛等线下系列党史学习主题活动,覆盖青少年超700万人次。突出团员青年特色强化党的建设。开展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课堂13次,深入走访基层、青年企业、青年志愿者超100场次,形成青年企业家发展、青年志愿者等主题报告6份。聚焦党建教育基地建设,年内,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筹备建设中山市直机关共青团系统党建教育基地。6月,团市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联合启动2021年度“新时代中山市青年岗位能手”培育选树活动。
【青少年思想引领】 2021年,中山市以红色教育推进青少年价值观塑造。团市委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为主要内容,开发少先队思政课程,常态化推动学校少工委主任(校长)上好“开学第一课”、在中学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青马工程”),邀请高校“青马”学员担任领队,推进中学“青马工程”与高校“青马工程”有机衔接。在南朗街道杨殷故居等地建立8个青少年灯塔工程学习实践基地和26个少先队校外研学基地,开展红色儿童剧展演、红色志愿宣讲、革命歌曲快闪等活动300场次,覆盖12万人次。全年组织130万名少先队员参加“红领巾爱学习”,吸引66.5万少年儿童参加“红领巾心向党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2021年中山市少先队“六一”主题云队会,带动243所学校超22万少先队员参与“红领巾心向党”——中山市少先队“四史”学习知识竞赛。
年内,团市委统筹开展“青年大学习·一起学党史”系列网上主题团课、“红领巾爱学习”线上主题队课共60期,300万人次参加。组织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覆盖青少年222万人次。推出“红色文化网上行”项目,吸引14万青少年线上参与活动。增强网上传播力、引导力,“中山发布”新媒体平台开设“中山党史”“百年中山”“中山党史系列漫画”等专题,超800万人次浏览。中山青年新媒体矩阵发布“中山青年·说”短视频32期、党史学习主题视频12期等,吸引超430万人次观看。
【青少年关爱保护】 2021年,中山市推进保障特殊群体及特殊儿童入学工作,随迁子女在校生占比54%,残疾儿童入学率96.2%,困难助学5.05万人次。对全市23个镇(街道)26所直属学校2.2万名学生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抽测,预估学生体质健康优良达标率50%以上。印发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预案和工作指引等,推动306所中小学建立心理辅导室,建成率93.29%,配齐专职心理教师342人。推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创建省市级“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村)”试点工作。擦亮“阳光行动”品牌,深入学校、社区,面向未成年人开展法治教育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430场次,服务覆盖逾30万人次。全市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49个,村居法律援助联系点277个,畅通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渠道。
【“雏鹰归巢”计划】 2021年,中山市推进“雏鹰归巢”青年人才工作,构建“高中+大学+就业创业”的青年人才成长全链条跟踪服务体系。团市委累计开展各类青年人才主题活动140场次,服务在外中山籍青年人才1万名。持续开展“展翅计划”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累计开发实习实践岗位超1万个。与近20家中山优质企业共建“雏鹰归巢”大学生中山实习实践基地,开展“雏鹰归巢”中山市青年人才(大学生)骨干寒假集训营,组织“雏鹰归巢”“爱中山 在中山”大学生主题实践活动5场,举办2021年暑假“雏鹰归巢”计划等系列活动,增强在外中山籍青年人对中山的认同感、荣誉感、归属感。
【少先队建设】 2021年,中山市巩固拓展少先队组织体系,推动应建未建学校全部成立学校少工委,在学校、社区、青少年宫、校外培训机构等建设少先队大队、中队。将实践活动、荣誉激励等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开展“灯塔工程”青少年学习实践活动 在三乡镇罗三妹山、民众街道新平乡青年突击队公园、南朗街道杨殷故居等地建立8个青少年灯塔工程研学实践基地,组建灯塔青少年宣讲团、红领巾讲解队伍,组成人员超600人。暑假期间,依托全市村(社区)少工委全覆盖工作契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开展暑期实践活动2400项次,覆盖青少年3.74万人。9月,谋划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从规范组织建设入手,一对一指导内容,探索校外机构成立少先队组织,延伸“双减”政策后校外少先队组织在课后服务的渠道和作用。至年底,建成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1个。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在全省率先制定《“红领巾奖章”实施细则》,设置“红星章”“红旗章”等12个基础奖章和“湾区好少年”“红领巾亲子义工”2个中山特色章,推动争章活动与“推优入团”相衔接,并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特色社团活动带领少年儿童“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全市建有少先队特色社团3000个,覆盖少先队员10万人。年内,原创少年儿童歌曲《红棉的模样》《灯塔闪亮》获“全国少工委”微信公众号宣传推广2次,《卖蔗埔的枪声》《怒放的青春》2部原创儿童红色微剧目获得广东省“百剧庆百年”奖。
![]() |
2021年10月15日,团市委、少工委在港口镇T1体育公园举行“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中山市少先队纪念少先队建队72周年主题活动暨中山市校外教育机构少先队阵地授牌仪式 |
(团市委供图) |
【青少年志愿服务】 2021年,团市委印发《2021年中山青年村(社区)志愿服务年工作方案》,协调中山共青团全阵地、全工作矩阵资源开展中山青年村(社区)志愿服务年系列工作。全年组织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1.65万场次,服务354万小时。成立中山青年志愿学院,聘任中山市资深志愿服务带头人为讲师团。加强阵地建设。建设启用中山市青年志愿者综合服务基地,增设中山青年志愿学院培训室、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站、公益组织共享办公孵化区、红领巾爱心书屋等功能区,提升中山市对青年志愿者的综合服务能力以及对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的孵化能力。举办第五届“博爱100·逸仙杯”中山市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开展“创享公益——中山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择优选拔66个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孵化,扶持资金25万元。为青少年搭建志愿服务实践平台,开展“多彩青春 益起同行”2021年中山市大中学生暑假公益志愿体验营活动,统筹市级专项、基层自选、社会组织等项目100个。发动全市各镇(街道)及村、社区在3月“学雷锋月”分别开展义诊、义修、义卖、义演等便民服务。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2021年“益苗计划”——广东志愿服务组织成长扶持行动暨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推动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山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获广东省示范性志愿服务组织,“‘星光道道’自闭症青少年关爱项目”“美丽大变身——社区困难家庭家居改造计划”“‘雁阵飞之汇爱父母剧场’家庭教育亲子情景剧展演志愿服务项目”等9个项目分别获广东省志愿服务重点培养项目、持续扶持项目、专项示范项目及专项优秀项目。
项目(组织)名称 | 项目实施主体 | 获得荣誉 |
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 (中山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 |
- | 示范性志愿服务组织 |
“星光道道”自闭症青少年关爱项目 | 中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中山市青少年宫) | 重点培育项目 |
美丽大变身——社区困难家庭家居改造计划 | 中山市小榄镇新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 重点培育项目 |
“雁阵飞之汇爱父母剧场”家庭教育亲子情景剧展演志愿服务项目 | 中山市家庭教育志愿 服务队 | 重点培育项目 |
“耆来绿游”长者志愿导赏服务计划 | 中山市小榄镇沙口社区居民委员会 | 持续扶持项目 |
“悦读”——华师中山附中共读共成长志愿服务项目 | 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青年志愿者服务大队 | 专项赛示范项目 |
康园助残“益”起向阳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 | 专项赛优秀项目 |
“职业之技立身”小小电子维修匠 | 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志愿服务总队 | 专项赛优秀项目 |
悦志愿 悦读书 悦分享 ——松苑中学志愿服务及阅读分享项目 | 中山市东区松苑中学情暖百家志愿服务队 | 专项赛优秀项目 |
“橙色行动”大型赛会和考试志愿服务 | 中山市实验中学团委青年志愿者服务部 | 专项赛优秀项目 |
【青年就业创业促进】 2021年,团市委印发《2021年中山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开展高校毕业生招聘系列活动,实现全市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6.9%。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累计开展技能培训15万人次,补贴性技能培训65万人次,带动高质量就业创业30万人次。推出136家见习基地提供的2158个见习岗位,完成见习对接726人。建成创业孵化基地48个,其中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4个,可容纳创业团队3131个,共孵化创业团队4955个,带动就业超1.8万人。做大做强中山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等经济类青年社会组织,开展创新能力培养研修班、创新创业交流学习活动,搭建市级“创青春”广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平台。通过“展翅计划”持续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在粤省事微信小程序“青年人才专区”开通“大学生实习岗位查询及报名”业务,面向市内企事业单位,开发实习岗位2500个。发动在校大学生寒假返乡实习,搭建大学生实习实践平台。主办第八届“创青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中山)项目评审会,吸引300名海内外创业青年参与(含中山市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基地进驻项目和中山创业的港澳籍青年)。
【2021年中山市五四青年大会暨中山市新时代“四最”青年(集体)授予仪式】 2021年4月30日,中山市五四青年大会暨中山市新时代“四最”青年(集体)授予仪式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会上为全市10支新时代“四最”(最积极、最有生气、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青年突击队代表授旗,为中山市反诈骗中心等10个单位、阮嘉诚等20人授予2021年中山市新时代“四最”青年(集体)称号。其间,青年代表作“中山青年投身攻坚2021”倡议,倡导中山青年在“攻坚2021”发挥青年力量。仪式上,通过沙画表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展现百年党史中的青年运动历程。
【中山—澳门人才对接交流会】 2021年4月14日,团市委联合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港澳事务局赴澳门举办“湾区中心,职不可失”中山—澳门人才对接交流会。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毕业生以及中山28家企事业单位代表共300人参加人才对接交流会。中山市青年联合会与澳门中山青年商会、澳门中山青年协会签订青年人才交流合作框架协议,确立中山澳门青年人才文化交流、人才供需合作,推进在澳门建立中山青年人才驿站等合作内容,构建跨区域的青年人才交流合作长效机制。团市委、市青年联合会与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达成推荐青年学生参加2021年中山—港澳青年人才发展实践营的合作意向。活动期间,由团市委、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港澳事务局组成的招才引智团走访澳门特区政府相关部门、大学、社团,先后与澳门劳工事务局,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工会联合会、澳门中山青年协会、澳门中山青年商会探讨交流澳门中山两地人才政策、人才互动交流、人才权益保障等工作。
【中山—港澳青年人才发展实践营】 2021年4月24—25日,中山—港澳青年人才发展实践营在翠亨新区规划馆开营。活动聚焦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高端制作及金融等专业,吸引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澳门旅游学院4所高校近200名学生报名,最终选出首批40名来自澳门高校的博士、硕士青年人才参加活动。其间,实践营成员考察翠亨新区规划馆、深中通道、中国科学院药物创新研究院中山研究院、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中国(大涌)红木博览城、古镇星光联盟全球品牌灯饰中心等重大平台、重大工程、优质企业和特色产业,并参加中山—澳门青年人才发展交流分享会。
开营仪式上,举行“雏鹰归巢”大学生中山实习实践基地首批合作企业签约仪式,团市委与近20家中山优质企业代表进行签约,并启动“寻梦湾区 扎根中山”港澳硕博士青年人才中山行主题实践活动。
【第八届“创青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中山)】 2021年7月13日,由团市委主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市青年创业协会、市青年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会联合承办的第八届“创青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中山)项目评审会在东区街道奇思创客空间闭幕。大赛项目征集于6月启动,吸引300名海内外创业青年参与,107个项目团队报名。经过资格审查,85个项目进入晋级评审阶段,涵盖新农业、乡村振兴、互联网应用,智能设备、材料及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技术及生活服务等领域。其中,“岭南有礼——助力岭南非遗文创产品产业化”和“北纬39°8——助力隆盛庄镇乡村振兴的践行者”项目获得大赛一等奖。
【市直职能部门共建首个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2021年7月17日,由团市委指导、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主办、市代建项目管理办公室等承办的“童心向党 逐梦成长”2021年中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亲子游园嘉年华活动在中山市儿童公园举办,其间,中山市儿童公园揭牌成立全市首个市直职能部门共建的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基地由团市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少先队中山市工作委员会共同打造,依托少年儿童公共活动场所,整合市直职能部门资源力量,发挥中山市儿童公园的特色优势,打造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新地标,是团市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共同推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的创新举措,同时为构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与少先队组织联建共育机制,为少先队实践教育活动提供支持。
序号 | 基地名称 | 地址 |
1 | 中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 | 东区柏苑路197号 |
2 | 中山市儿童公园 | 沙石公路绿缘休闲钓鱼场东南175米 |
3 | 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基地 | 五桂山街道丹桂路3号 |
4 | 中山纪念图书馆 | 东区兴中道8号 |
5 | 中山市文化馆 | 东区博爱五路2号 |
6 | 中山市美术馆 | 西区岐江公园内 |
7 | 中山市东区街道党建主题公园(卖蔗埔革命遗址) | 东区利来街1号 |
8 | 中山市东区街道花苑社区少年先锋营 | 东区街道花苑社区花园新村103幢1层 |
9 | 刘广生故居少先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 | 海兜环街50附近 |
10 | 烟洲书院校外教育实践基地 | 西区石台街4号 |
11 | 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 | 石岐孙文西路152号 |
12 | 珠江纵队司令部活动旧址 | 五桂山区南桥村槟榔山14号 |
13 | 中山市小榄镇革命烈士纪念碑 | 小榄镇红山路5号 |
14 | 中山市熊猫棒垒球少先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 | 小榄镇(东升片)同德街200号 |
15 | 古一村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 古镇镇古一村津边大街3号 |
16 | 中山市沙溪镇圣狮村 | 沙溪镇圣狮村村民委员(海傍街60号) |
17 | 石军革命建设史迹展览馆、南番中顺中心县委活动旧址 | 黄圃镇祥兴路118号 |
18 | 新平乡青年突击队公园 | 民众街道沙仔村平一二围路 16号 |
19 | 杨殷故居 | 南朗街道翠亨村 |
20 | 罗三妹山公园 | 三乡镇中山温泉旅游区内 |
21 | 里溪党员教育基地 | 板芙镇里溪村校墩街6号 |
【2021年广东省少先队员离队、入团仪式暨14岁集体生日活动在中山举行】 2021年4月25日,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少先队广东省工作委员会主办的“传承红色基因 灯塔领航青春——2021年广东省少先队员离队、入团仪式暨14岁集体生日活动”在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杨殷故居举行。中山各镇(街道)、中学团委书记代表,省、市中学共青团导师团、名师工作室成员,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师生代表,家长代表、澳门师生代表1100人参加活动。活动期间,参会人员观看广东省少先队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红色儿童剧《卖蔗埔的枪声》、原创歌曲《灯塔闪亮》,开展“灯塔工程”红色研学活动和“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并举行中山市青少年“灯塔工程”学习实践基地授牌和青年宣讲团授旗仪式。
【“香山青年Talk”京津冀中山青年沙龙】 2021年10月23日,团市委联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在北京市北大博雅国际酒店举办“香山青年Talk”京津冀中山青年沙龙。活动旨在实施“雏鹰归巢”计划,提升在京津冀地区就读的中山籍青年人才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来自京津冀地区的中山籍青年、中山企事业单位、特邀高校青年代表等60多人参加。活动现场首发书籍《“颂祖国 爱中山 致青春”新时代中山“四最”青年访谈录》。
【“星梦启航”粤港澳大湾区(中山)自闭症青少年关爱活动暨“世界自闭症日”宣传活动】 2021年4月2日,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指导,团市委、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文明办、市文联、市残联主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中山美术馆承办的“星梦启航”粤港澳大湾区(中山)自闭症青少年关爱活动暨“世界自闭症日”宣传活动在中山美术馆启动。该宣传活动包括“粤港澳大湾区(中山)自闭症青少年美术展”、“星梦启航”自闭症青少年美术画展巡展、“Happy在星星小镇”自闭症社会融合活动、“星星同路人”家长沙龙、“星青年”职业体验活动、“大手拉小手”自闭症儿童亲子趣味运动会等公益活动24场次。启动仪式上,成立广东省第一个自闭症青少年艺术团——中山市蓝星融合艺术团,并招募首批团员42名,开展公益课程培训,培训期220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