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山港街道)

【火炬开发区概况】 火炬开发区位于中山市东部,面积70平方千米,辖张家边、博凯、联富、六和、城东、海滨、中山港7个社区。2020年末常住人口28.99万人,户籍人口11.23万人。区内有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等国家级产业基地8个,形成以先进装备制造、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健康科技、新能源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区内有得能湖公园、华佗山公园、珊洲生态园、沙边碉楼、厨邦酱油文化博物馆等旅游景点。

2020年,火炬开发区有公办中学2所、小学11所,民办学校6所,在校中小学生3.64万人;幼儿园40所,在园幼儿1.23万人。公立医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卫生技术人员1112人,病床820张。有公共图书馆12座,展览馆(博物馆)3座(含私营)。

火炬开发区先后获批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广东省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试验区、珠三角(中山)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国家级双创区域示范基地。

2020年火炬开发区国民经济发展情况表
指 标 单 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404.79 2.74
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 0.17 122.4
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 276.18 3.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281.22 4.2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 128.44 1.4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亿元 0.3 40.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03.76 -19.1
外贸进口总额 亿元 233.09 -12.01
外贸出口总额 亿元 443.96 -7.25
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亿元 21.84 74.7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37.5 21.4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亿元 43.7 6.2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3326 4.6

【火炬开发区产业发展】 2020年,火炬开发区有16个市重点工业项目先后动工建设,利诚检测总部项目刷新中山项目落地“拿地即动工”新速度。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先进装备制造、健康医药产业产值均出现大幅增长,其中,先进装备产值496亿元,比上年增长35.1%,健康医药产值123.1亿元,增长18.5%,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年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增长超100%,成为全区第二家200亿元级工业企业。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落户全区首家国家级科研平台,药品进口口岸设立正式纳入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重点任务。年内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8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309件。中山德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虹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个项目获广东省“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项目”立项;中山火炬创客邦众创空间获“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称号,健康基地生物医药孵化器再获国家、省级“双A”评价,板芙分园智装园首期2.57万平方米土地双创基地项目动工建设。升级改造低效工业园区,划定土地总面积100.73万平方米,作为区连片“工改工”首期示范性项目。成立华盈投资公司,打造国有独资专业金融平台。新增服务业新兴业态企业21家。制定《中山火炬开发区旅游业发展扶持奖励暂行办法》,推动通过中山市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镇(街道)绩效考核。举办第十五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2020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承办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中山火炬)暨第三届“创客湾区”中山火炬技术对接挑战赛现场赛,促成合作协议23项,意向合作金额超1亿元。火炬开发区创建成为中山市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单位。

【火炬开发区城市品质提升】 2020年,火炬开发区推进市政交通项目建设,中开高速火炬开发区段(一期)完成土地征收;田间窝棚整治率100%。“乡村振兴十大特色项目”等156个工程项目启动,已完成57个。34个小区主体部分三线规范化整治基本完成验收;14座社区厕所和6座垃圾中转站完成建设。47家省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重点企业已核实验收45家。小隐涌流域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勘察和设计初步完成,孖涌、下顷九涌、大环涌整治工程启动。大环小区成为特色精品示范村创建对象,珊洲和江尾头小区成为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对象。

【火炬开发区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 2020年,火炬开发区落实3所中学、4所小学规划选址工作;统筹安排1230名积分入学学生入读公办学校。火炬开发区第二中学全面封顶,火炬开发区第九小学动工建设,火炬开发区第三中学、火炬开发区第四中学、火炬开发区第十小学筹建工作稳步推进;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启动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和扩建工程。博凯小学、第八小学、纪念小学开学,新增公办学位4320个。新增公益普惠性幼儿园3所,省、市级示范幼儿园达10所。火炬开发区文化艺术中心主体结构建设已完成,建成全市首家“中山书房·共享阅读——火炬开发区公安分局服务点”,新建“火炬开发区创业园人才公寓——邻里文化家”“中山市公共街区自助图书馆——张家边社区自助图书馆”。火炬开发区亲子阅读基地被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命名为全国亲子阅读体验基地。火炬开发区龙狮运动协会获中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山市民间艺术传承基地”称号;组队参加2020中山市民歌民乐展演,火炬开发区第五小学学生演唱的东乡民歌《东乡景象新》获金奖,张漪欣、谭晓蓥、高耀晃演奏的民乐《战台风》获银奖。开展火炬开发区青少年体育公益夏令营活动、线上体育公益培训班、“粽情端午”篮球交流赛、火炬开发区乒乓球团体公开赛、2020年中山市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暨火炬开发区万人健步线上打卡冲关等活动,参与群众2万人次。做好卫生健康民生项目工作。火炬开发区被确定为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火炬开发区医院完成新址搬迁并于8月被评定为三级综合医院,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组建成立“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医疗联合体——南方消化专科联盟”,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建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心血管内科、儿童康复中心,成为广东省医学3D打印应用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临床基地。

·资料链接·

“双高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的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大决策,是继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双一流”后,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制度设计。项目遴选不分所有制性质、不分地域、不分规模大小,重点支持就业率高、毕业生水平高、社会支持度高,并且校企结合好、实训开展好、“三教”质量好的学校。

【火炬开发区民生与社会保障】 2020年,火炬开发区有低保家庭137户212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28.94万元。对患重特大疾病的双低家庭成员提供“一站式”医疗结算服务,区财政及区红十字会投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资金8.9万元,临时困难救助资金14.64万元。建立农村特困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为10名特困人员发放供养金共31.51万元。全年发放价值28万元双低及相对困难家庭生活补贴购物卡。区红十字会帮扶相对困难家庭233户,投入资金136.2万元;救助困难对象577人,发放救助金225万元。向1608名高龄老人发放政府津贴444万元;为58名60周岁以上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发放补贴共17.8万元;为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及独居老人安装“关爱铃”2704台,投入80万元。优化机构养老服务,实行医养结合,设床位300张,首期开放150张,入住率100%。投入1030万元建设并服务于8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14.31万名老人提供恒常服务。全区开放长者饭堂21个。推进就业创业帮扶,残疾人就业服务站为415人提供咨询服务,走访雇主企业36家,探访残疾人家庭326户,开展就业培训978人次,成功推荐就业25人次。

全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5.87万人、补充医疗保险参保4.26万人、门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1.51万人、养老保险参保22.2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0.2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20.34万人、生育保险参保20.14万人。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达成就业意向7693人。新增就业人数1.8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30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8月,中山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火炬园区开园运营,并于12月获“2020年度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最佳服务平台园区”称号。

【火炬开发区社会管理】 2020年,火炬开发区破获涉新冠肺炎疫情诈骗刑事案件18件,挽回经济损失17.47万元;平息各类隐患153起,妥善处置经济纠纷23起;处理群众信访案件1541件;打掉涉恶犯罪团伙9个,刑拘犯罪嫌疑人107人,查封、冻结、扣押财产482.39万元。推进刑事侦查工作改革,成立执法办案中心,破刑事案件752件;成立区反诈骗中心,推进“全民反诈工程”,拍摄反诈骗微电影《骗局》并获评为首届中国法治微电影展剧情片单元优秀作品。整治车辆违停、逆行等重点违法行为,劝导各类不文明交通行为4万宗。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3.35万起。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立涉恶类刑事案件139件,破案112件,打掉涉恶犯罪团伙34个。立刑事案件1854件,破案749件。推进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粉尘涉爆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整改率100%。开展安全生产培训30场次,发动区各大总(集团)公司、社区先后组织辖管企业开展应急演练88场次,6120人参加演练。火炬开发区成为广东省首批“智慧社区矫正”试点,探索社区矫正新机制,运用语音识别、声纹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电话报到智能化、报到登记自助化、社区矫正改造智慧化、档案管理便捷化、业务咨询智能化。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受理群众来电来访(包括咨询类)606宗,调处率100%。信访系统受理信访事项228宗,受理率100%。区司法调解部门探索实践“火炬开发区公调对接项目”,降低基层派出所压力。3个派出所公调调解室调解案件158件。

【火炬开发区亲子阅读基地获“第二批全国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称号】 2020年4月23日,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亲子阅读基地获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部授予“第二批全国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称号,成为全市首个全国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该基地由火炬开发区妇联创立,设于火炬开发区群团组织综合服务中心,面积2000平方米,配有儿童绘本3050册,儿童图书1700册。基地以全区2~6岁儿童及其家长为主要服务对象,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专业绘本指导课堂、创意主题亲子活动、绘本故事大赛、专题讲座沙龙等活动,服务亲子家庭超2万人次。

【中山市首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火炬园区运营】 2019年底,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中山市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提出建设“1+4”(即1个主园区,4个分园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园区梯队,力争到2025年,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达300家,其中规模以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0家,从业人员达3000人以上。

2020年8月18日,中山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火炬园区开园运营,成为全市首家挂牌成立、开园运营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火炬园区作为“1+4”园区梯队主园区,定位为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珠江西岸重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首期开园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设置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六大模块,引进人力资源机构及品牌人力资源产品项目公司36家。重点引入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大数据等人力资源创新项目,已进驻机构有暨南大学人才测评中心和中国传媒大学大数据中心。引导本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引进省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国内知名猎头公司落户,建设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枢纽型基地和产业创新发展平台,为东部组团经济发展乃至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中山火炬)暨第三届“创客湾区”中山火炬技术对接挑战赛现场赛】 2020年11月3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联合主办,火炬开发区管委会承办,以“挑战成就梦想,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中山火炬)暨第三届“创客湾区”中山火炬技术对接挑战赛现场赛在火炬开发区留创园举行。赛事自7月启动,主要针对企业技术创新需求,通过“揭榜比拼”方式,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解决方案,推动成果转化开展,解决企业转型升级的卡脖子技术难题。组委会共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32项。通过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需求分析论证,举办多场技术需求对接会,集众智、解难题,促成双方技术对接85项。现场赛邀请30名专家和技术团队与企业进行现场交流,促成签订意向合作协议23项,合作意向金额超1.29亿元。比赛选取“小体积物理散热新型金属”“五金件尺寸的快速检测”“开发基于AIE纳米材料的鼻咽癌标志物的快速诊断试剂”3项创新技术需求进行需求发布,来自各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9个创新挑战团队进行现场比拼,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李相伟团队、广东工业大学周延周团队、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张鹏飞团队获优胜奖;东莞市集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材料与加工研究所张志波团队、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肖苏华团队、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方晟堃团队、东莞伊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陈怡钊团队获优秀奖。其间,举办优胜团队与技术需求方签约仪式。

【第十五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2020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 2020年11月27日,以“抗疫与健康”为主题,由市政府、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广东省医学会协办,火炬开发区管委会、翠亨新区管委会和中山市健康基地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五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2020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在利和希尔顿酒店举行,来自中医药领域、骨科领域、消化疾病领域专家、院校长,以及知名医药企业家、行业协会负责人、投融资领域专家共400人出席会议。大会聚焦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城市应急体系能力提升、健康产业发展新机遇和新挑战等主题,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下完善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建设、流行病防控合作,并寻求健康产业投资与发展机会。共同研讨“抗疫之经验分享(援助、地区防控及中西医结合救治)”“疫情对健康促进、产业发展带来的反思”等议题。论坛期间,安排中医药创新发展高峰会、胃肠科学前沿中山论坛、创新骨科医学论坛、医疗健康产业投资论坛4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围绕中医药创新发展、肠胃科学前沿、创新骨科、医疗健康投资专题进行探讨。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阮长耿获2020年吴阶平医学奖,马骏、王行环、王洁、吉训明、沈华浩5位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教授获2020年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大会期间,邀请2019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投资机构、生物医药创新企业汇聚中山,通过专题报告、项目路演、互动访谈等方式,共同探讨疫情下生物医药市场机遇、研发定位、投资趋势和投资机会,吸引投资界关注并助力中山健康医药产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2020年11月27日,第十五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2020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在中山利和希尔顿酒店举行
(火炬开发区党政办公室供图)

【中山市首个“拿地即开工”项目】 (详见“2020年中山之最”类目)

【火炬开发区建区30年经济发展】 1990年,火炬开发区由国家科委、省政府、市政府三级共同创办,属于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至2020年,火炬开发区建区30周年。

30年来,火炬开发区探索建立“管委会—总公司—企业”的体制机制,坚持“政策+平台+项目”科技创新主线,形成“企业+集群+园区”产业格局,以全市5%的土地,创造出全市13%的地区生产总值和24%的工业增加值。

成立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发展有限公司、中炬高新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火炬集团有限公司、张家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业开发有限公司、工业联合有限公司、临海工业园公司、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火炬城建开发有限公司、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十大区属总公司,并优化整合为8家;探索“一区多园”合作模式,带动区域协同创新;中阳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开辟出异地合作开发园区新路径。2003年以来,在面临巨大财政压力情况下,向多家银行担保贷款69亿元推进临海工业园建设。全区先进装备制造、健康医药、电子信息与光电三大产业引领全市,占全区总产值的80%,培育出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高新技术企业。建有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中国电子(中山)基地等9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有工业企业近2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1家,总部企业17家,瞪羚企业34家,世界500强企业近20家。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分别连续举办15届和12届,搭建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化平台。

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内建有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设立规模11亿元的科创产业母基金,引入品牌创投29个。2015—2020年,火炬开发区连续6年有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全区境内外上市企业10家,约占全市的30%;私募股权基金公司32家,基金管理公司10家,私募股权投资类企业数量为全市的50%。火炬开发区开发强度超60%,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中山)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中山(临海)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 、中国包装印刷生产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园)、中国电子(中山)基地、中国技术市场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山)示范基地、中山国家现代服务业数字医疗产业化基地和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九大高新区分园为火炬开发区乃至全市创新发展提供高新技术产业重要支撑。全区有院士工作站6个、国家级研发机构11家、省级研发机构154个,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2020年获市级以上立项项目457个,立项金额2.3亿元,占全市的53%;技术合同交易额达5.2亿元,占全市的67%。

·资料链接·

瞪羚企业: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认定范围主要是产业领域符合国家和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涵盖新兴工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含大数据、物联网与云计算、高端软件、互联网)、生物健康、人工智能、金融科技、节能环保、消费升级等领域。

“4567”工作法:重点围绕抗疫情、谋复产、送政策、解困难四个方面工作,由区经科局、住建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场监管分局、文体教育中心分“五条战线”,带着区“六大招商公司”“七个社区”,以“店小二”精神上门服务。企业反映的个性问题,能解决的都交给下沉服务队“一事一议”解决,让企业“轻装上阵”。

“黄金四条”:统筹50个亿的“抗疫贷”投入实体经济、提供220万平方米的免租金物业、为新招录员工提供每人2100元补助、规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新招录员工可获免费核酸检测服务。

【火炬开发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工作】 2020年,火炬开发区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挂出“3大防线、7大战区、56个网格”的作战图,通过一网锁定,一线指挥、一线督导、一线保障,历经10天时间控住疫情。推出“4567”工作法和“抗疫贷”“黄金四条”等举措,受到区内企业好评,获《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和省级媒体报道点赞。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鼓励重点企业复工复产的通告》《火炬开发区关于鼓励企业复工复产期间促进用工的通告》等促进企业复工政策,推动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向市政府申请为393家企业的8.32万名员工发放每人300元的复工复产返岗补贴,总金额2497.08万元;为21家企业新招收的1459名员工申请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总金额145.9万元;为4151人申请火炬开发区应对疫情稳企安商补贴,总金额332.08万元。疫情防控期间通过组织返岗者“拼车”、乘坐专车、专列等方式到湖北省六市开展接返务工人员工作。结合火炬开发区实际情况,研究制订区属公有物业减免租方案,惠及承租户1154户,免租面积291.68万平方米,减免租金达4826.31万元。帮扶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缓解房屋租金压力,惠及承租户371户,免租面积29.1万平方米,减免金额达545.92万元。

(邝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