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日报社】 2020年11月17日,中山市重新印发《中山日报社机构编制方案》,明确中山日报社不再加挂中山日报报业集团牌子,中山日报报业集团管委会领导职数予以核销。至年底,中山日报社辖下媒体有《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中山画刊》,“中山日报”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应用程序(APP)等。有采编人员148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35人;具有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56人、初级职称21人。“中山日报”APP改版升级为“中山+”APP,打造中山日报社新主流传播平台,主打资讯与市民服务,构建移动客户端传播新格局。
年内,中山日报社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联合市委网信办在微信推出中山融媒体战疫产品——中山疫情防控服务平台,实现疫情防控信息的移动化、智能化、数字化;设计疫情防控宣传海报、制作战疫科普游戏、“中山加油”原创系列视频、现场直播等活动,做好疫情舆论引导。围绕中山全民抗击疫情、提振信心重振虎威、聚焦两会、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创文在行动、线上带货直播、古村镜像、高考备考、深中通道建设进展、扶贫攻坚在行动等主题,组织线上、线下运营活动158场,组织直播113场(其中新闻直播83场、商业直播30场),推送新闻类视频960个,制作抖音短视频905条。至年底,“中山日报”微信公众号关注用户达44万人,微博关注量150万人,APP下载安装用户75万人,“中山日报”抖音号关注用户37.14万人,各平台总作品数1072条,获赞1462.2万次。在“清博大数据”统计排名中,“中山日报”微信公众号位居广东省地方党报前五名。中山网新闻作品《疫情之下的中山记录》获2020全国地市新媒体抗疫新闻一等奖,图片中心获评为2020中国抗疫图片编辑先进集体,中山日报社获2020年度全国地市主流媒体视频直播影响力十强奖及第五届中山最具社会责任企业传媒大奖。
![]() |
2020年12月31日,中山日报社新媒体客户端“中山+”举行上线仪式,原“中山日报APP”正式升级更名为“中山+” |
(中山日报社供图) |
【《中山日报》】 2020年,《中山日报》日均版面数为12版,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山战疫英雄谱》《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创文提升在行动》等主要栏目42个。年内,中山日报社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全国、全省和中山两会,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重振虎威实现高质量发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争夺“六连冠”等重大主题,各媒体平台做好主题主线的宣传报道,策划推出专栏报道近40个。梳理小康社会“中山样本”,组织全媒体采访小组分别深入肇庆市封开县及广宁县、潮州市饶平县、云南省昭通市调查脱贫攻坚成效,推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昭通行、川藏行、潮州肇庆行等系列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小康中山图”和“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中山之路”系列报道。加大力度对创文报道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发动,加强《创文提升在行动》《创文曝光台》《中山榜样》等栏目在《中山日报》、中山网的刊播密度。策划推出《参军报国 绽放青春》专栏报道、开设《抗美援朝70周年》《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栏目;持续刊登“扫黑除恶进行时”报道,披露扫黑除恶典型案例;推出“粤菜师傅”“技行天下”“暖心家政”系列报道。
做强文化外宣品牌,树立中山良好的城市形象。年内,《中山日报·海外版》共出版49期,《旺报》“报中报”出版52期,主要报道中山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成果。
【《中山商报》】 2020年,《中山商报》共出版45期,随《中山日报》赠送。年内,《中山商报》编辑部协助开展《今日西区》《民众专刊》《凤凰花开》专栏42期、《中山日报》文旅周刊40期的采编和出版工作。结合年度重大时势,策划开展“全民战疫,复工复产”“重振虎威,企业担当”“金融业金牌经理人巡礼”“5G点亮生活,助力重振虎威”等特刊或系列报道,均获得较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中山网】 2020年,中山网以中山日报社各平面媒体和新闻资讯为依托,设栏目910个(含专题),发布政策、新闻传播及生活资讯、经济信息、商业服务等信息2.6万条,网站点击量2869.1万人次。年内,承接代运营中山市政府门户网站、“中山人大”“中山公积金”“中山交通”等政务新媒体业务、政务网站94个,以及“中山纪检监察”等13个微信公众号的舆情服务运营。开拓“文旅中山”全系政务业务,包括微信、抖音(含直播)、视频号、线上线下的互动活动等。至年底,中山网抖音号发布短视频超600条,获64万人次点赞,超3000万人次浏览。年内,中山网在2020年(第十三届)全国地市新媒体创新发展峰会中获2020全国地市融媒体经营能力十强奖。
【“中山未来更精彩——深中通道、岐江新城发展实景解读”全媒体直播】 2020年9月28日,《中山日报》主办的节目《中山号会客厅》推出“中山未来更精彩——深中通道、岐江新城发展实景解读”全媒体直播,在中山联通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的支持下,采用增强现实技术(AR)和无人机航拍,全方位呈现深中通道和岐江新城的建设进度。节目邀请市经济研究院院长、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总工程师、石岐街道代表共3名嘉宾与主持人围绕深中通道、岐江新城的发展建设问题进行探讨。该次直播是中山日报社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打造的视频节目,通过《中山日报》新媒体、新华社现场云直播等全媒体平台向网友推送展示,观看人次超500万人。《人民日报》移动客户端、“腾讯新闻”客户端、“网易新闻”“ZAKER”、《佛山日报》《东莞日报》《潮州日报》《西江日报》等26家媒体也对该直播进行新闻报道。
【广播电视概况】 2020年,中山广播电视台有FM96.7“新闻资讯频率”及FM88.8“环保旅游之声”2套广播频率和公共频道、综合频道、教育频道3套电视自办频道,拥有“中山新闻”“城市零距离”2个微信公众号,以及“中山广播电视台”官方微博、“中山之窗”网站和“中山手机台”应用程序(APP)。调频广播节目基本覆盖珠江三角洲的大部分地区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全境,每个频率每天播出时长20小时;电视频道则覆盖中山及澳门全境,全天至少播出17小时。年内,有员工426人(含下属公司),其中研究生学历15人、本科学历278人,具备专业技术资格人员22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2人、中级职称92人。
全年在全媒体平台制作播出动态稿件超6.4万篇(条)、宣传海报585张、短视频5533条,总阅读量11.5亿次;制作推出向抗疫一线医护人员致敬的音乐短片(MV)16条。投入使用4K分辨率超高清电视转播车、高清新闻网及融媒体平台、240平方米演播室全媒体交互式平台、高清电视播出系统、中山市融媒体中心设施设备,建设完成广播融合制播系统,为进军4K超高清内容市场、中山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提供支撑。中山广播电视台获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广播影视杂志社授予“年度优秀特色城市台”称号,成为全国唯一获该奖项的单位;在2020传媒中国年度综合传播力评比中,获“十大综合传播力城市台”称号。
【频率(频道)与栏目】 2020年,中山广播电视台广播频率FM96.7以新闻资讯类节目为主,频率提供及时全面的新闻报道和各类服务信息,属于综合性频率。主要有《中山广播新闻》《新闻全线搜》《新闻直通车》《健康新睇态》《闻风而动》《周五民声直播室》《庆记茶寮》《967辣头条》《今天让我夸夸你》等节目。广播频率FM88.8全天播出节目20小时,涵盖交通资讯、音乐娱乐、汽车房产、旅游美食等领域,受众群体主要为18~50岁的观众,推出《好玩一点》《中山美食游》《谈车论驾》《马路通》《快乐同途》《放工松一松》《高校广播联盟》等品牌节目。全年广播频率FM96.7和FM88.8的收听市场份额为70.78%,比上年增长1%,蜻蜓FM网络平台日均在线收听95万人。
电视公共频道以新闻、资讯服务类节目为主,有《中山新闻》《城市零距离》《湾区直达》《热点面对面》《超然栋笃》《阿乃驾到》《中山故事》《法律天地》《游遍天下》等品牌节目。综合频道以纪录片、影视剧为主,有《爱纪录》纪录片栏目、《梨园多姿彩》戏曲节目及“730剧场”“晚间剧场”2个电视剧场。教育频道有《小龙乐园》《晶莹宝贝》自办少儿栏目,并设教育信息、科普资讯、文化博览、儿童动画片以及纪录片等节目。
【广东声屏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广东声屏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大喇叭社区宣传、融媒体产品线上宣传、户外公益广告宣传等方式做好防疫宣传工作。深入抗疫一线记录中山抗疫故事,制作MV《你这样说》、纪录片《我们的“战”疫》、专题片《白衣执甲 逆风前行》《崖口战“疫”》等作品。开发上线服务类融媒体产品“中山疫情查询台”,为中山市民提供全面、权威的防疫信息,超101万人次登录使用。联合全国10家省、市广播电台,发起“声暖人心,我们在一起”大型抗疫歌曲的征集活动,活动征集歌曲通过广播的方式,在湖北省武汉市和荆州市播放。发起“抗击疫情 凝心聚力 我们在行动”媒体公益活动,企业根据活动指定的宣传口号,拍摄纯公益抗疫视频,由声屏传媒进行统一包装并发布,近100家企业参与。声屏教育推出“抗击疫情 暖暖声屏”公益微课,涵盖播音主持、书法、美术、音乐、舞蹈等科目,通过教师线上讲解、学员线下打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互动,并免费向社会开放。创作精品纪录片,拍摄《脱贫·决胜时刻》《玩出一门生意》《1/4圆》《中山装》《品味中山》等。策划直播活动50场,涉及房地产、通信、家具、家电、建材、汽车等行业。其中,南头镇家电狂欢节首场直播带货活动观看量超300万人次,销售额超5000万元。3月,开发上线商务融媒体平台“在中山”,该平台具备实名认证、系统搭建、电子商务等功能,拥有全国20个省34个城市台的融媒体资源。
【媒体融合发展】 2020年,中山广播电视台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主题,编排广播、电视端口节目、公益广告、短视频等,并组织开展中山市电视公益广告大赛、“瞰见中山”无人机航拍大赛等活动,为电视和新媒体端提供视频资源;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普及宣传,中山手机台发展部联合市律师协会打造《律政俏佳人》《律政先“声”》普法系列短视频栏目,全年共制作推出节目近80期,播放量640万次,其中《律政俏佳人》专栏获得第七届广东省网络文化精品奖。继续加强对外传播通联工作,中央电视台采用中山报送的新闻36条,其中《新闻联播》4条;新华网采用新闻22条,广东卫视播出中山广播电视台上传的新闻497条次。提升在“学习强国”平台的编发工作,在广东学习平台刊发推送4608条,筹备并推动“学习强国”中山学习平台上线。中山手机台APP、“中山之窗”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视频号、抖音号等全媒体传播矩阵关注用户总量超300万人。其中,“中山手机台”APP下载量超160万次,每日页面活跃人数超5万人次,成为中山门户移动端和中山视频音频第一移动平台;获广播电视二十佳优秀融媒平台。新开设“城市零距离”抖音号以及“中山手机台”“城市零距离”等微信视频号,全年共推出短视频3500条,总阅读量17.7亿人次。承接运营的“中山发布”微信公众号关注量突破160万人,年净增53万人,影响力稳居全国前列及全省第一名,全年有49条推文阅读量超10万人次。
【《生死43天》新闻纪录片】 2020年4月13日,由中山广播电视台新闻和纪录片团队联合摄制的新闻纪录片《生死43天》,在广东国际频道《南派纪录片》栏目首播。该纪录片全长21分钟46秒,记录中山市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病例——一名31岁的孕妇,经过近100名医学专家联合救治43天后,痊愈出院的情况。至年底,《生死43天》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0年优秀国产纪录片推荐目录,获“第26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短片十佳作品、“2020见证伟大的抗疫精神——中国同心战疫纪实影像主题活动”最佳作品,以及2020年度广东省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二等奖。
【4K超高清电视制作分发平台建设】 2020年,中山广播电视台推进4K超高清电视制作分发平台建设和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推进高清项目建设。9月,全国地级市首台10+1讯道全IP 4K超高清电视转播车交付,并于12月5日举行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中山:志愿精神 你我同行徒步活动”中投入使用。完成240平方米演播室全媒体交互式平台、高清新闻网及融媒体平台、高清电视播出系统3个项目的建设。运用新技术新应用,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融媒体中心的“报道指挥大屏”投入使用;技术支撑系统项目进入测试运行阶段,推进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平台深度融合;建成广播融合制播系统。与成都索贝数码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新视创伟超高清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超高清8K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启用“超高清8K城市之眼”系统。
【广播电视精品创作】 2020年,中山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和声屏传媒内容创作部门继续狠抓创新创优工作。立足中山市,放眼粤港澳大湾区,推出《闻风而动》《湾区直达》普通话栏目。打造融媒体广播社区文化节目《乐在社区》,邀请100个村(社区)书记介绍中山村(社区)的建设成就;探索工作室制度,鼓励打造内容品牌,成立“罗嚟讲”工作室、“城市零距离”品牌推广工作室和“漫看”工作室。
年内,中山广播电视台报送的作品在2019年度广东省广播影视奖评比中,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20个,在2019年度广东新闻奖评比中,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4个,在第29届广东人大新闻奖评比中获三等奖3个。《罗嚟讲》栏目获城市广播电视十佳融媒栏目(产品);电视访谈节目《“玩着玩着”过高中》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参与制作的纪录片《四十城 四十年》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微电影《丢失的耳蜗》获第六届“南粤金影奖”广东公益微电影大赛最佳编辑奖、最佳微电影。历史人文纪录片《四大百货》和新闻纪录片《生死43天》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0年优秀国产纪录片推荐目录,其中,《生死43天》获“第26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短片十佳作品、“2020见证伟大的抗疫精神——中国同心战疫纪实影像主题活动”最佳作品、2020年度广东省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二等奖。原创网络纪录片《谢谢你为湖北拼过命》和融媒体产品《为了与你相遇,我已经走了3072小时》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0年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名录;《四大百货》获第26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系列片十优作品。
|
2020年12月13—15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国家卫健委宣传司等主办,市卫生健康局、中山广播电视台联合承办的“2020见证伟大的抗疫精神——中国同心战疫纪实影像主题活动”在中山市举行 |
(中山广播电视台供图) |
【中山疫情查询台推广】 2020年2月6日,中山广播电视台利用互联网传播优势,推出融媒体产品——中山疫情查询台手机网站,及时通过中山广播电视台、广东声屏传媒有限公司各新媒体端及微信公众号,向市民提供新冠肺炎疫情资讯。查询台基于无线通信协议(WAP)技术、基于移动位置服务(LBS)技术、人工智能地图、锚点技术、大数据技术进行开发,具有一次原创信息采集、多渠道信息抓取、专业生产内容(PGC)与用户生成内容(UGC)联动、统一平台发布等功能,共设疫情地图、动态播报、口罩预约、复工指引、疫情辟谣、同乘查询、密切接触者、心理疏导、志愿服务等功能22项。至年底,中山疫情查询台累计浏览量102.02万人次。6月18日,“中山疫情查询台”获广东省广播电视局评为2020年广东省广播电视媒体融合“疫情防控类”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