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山市委员会

【团工作概况】 2020年,中山市有直属基层团委(团工委)33个、团支部6757个、团员12.18万人,管理有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和市青少年社会工作指导中心。全市团组织及团员获省级及以上荣誉559次。其中,获国家级集体荣誉3次、个人荣誉334人次,获省级集体荣誉44次、个人荣誉178人次。6月,全市首家以企业为主体建设的镇级青年之家“中山花木城青年之家”在古镇镇中国灯都盆景园揭牌。8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中山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20—2025年)》。

2020年中山市团组织、集体获省级以上荣誉情况表
获奖项目 获奖单位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 中山市东凤镇东兴社区团支部
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艺术设计系团总支
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 中山市实验中学团委
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 中山市横栏镇团委
中山市桂山中学团委
中山市公安局团委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团委
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 中山市南区良都社区团总支
沙溪镇圣狮村团支部国家税务总局
中山市三乡医院团总支
中山市税务局小榄税务分局团支部
中山市东凤镇同安村团总支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健康产业学院团总支
民众镇东胜村团支部
中山市第二中学2017级(8)班团支部
2020年中山市获“益苗计划”支持资金资助项目情况表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重点培育项目 共青团中山市小榄镇永宁社区委员会:“星愿计划”——中学生、大学生公益赋能实践计划
新时代文明实践专项赛示范项目 永宁中学志愿者服务队:永中公益银行——善行储蓄推广行动
中山市邻舍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环保研习社项目——环保项目平台计划
新时代文明实践专项赛优秀项目 中山市小榄镇青年志愿者协会:2020年小榄镇大学生暑期志愿实践
中山市小榄镇新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新市T·PARK青年成长绿色社区共建计划

【团组织建设】 2020年,团市委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团。落实团员发展和团籍管理有关规定,严格团员发展,提高团员质量。保持和增强团员队伍的政治性和先进性。4月,召开第十九次团员代表大会,严格考察代表选举到委员推荐等环节。全市各级团组织推进团干部选配,分层分类开展团干部培训。11月,举办2020年中山市基层团干部培训班,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两新组织、村(社区)等基层团组织干部近200人参加培训。规范和理顺全市各级团组织关系隶属和团建责任,推动部分重点非公企业团组织和青年集中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由团市委或镇(街道)团委(团工委)直接管理。做好空心团支部、无团干团支部和超大团支部整理整顿工作,至年底,全市空心团支部率为1.15%、无团干团支部率为6.93%、超大团支部率为0.07%。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加强团的活动阵地建设,把青年工作和社区治理有机结合。以全市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为契机,以“青年之家”、村(社区)少工委、青年社区学院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形式为工作载体,推进全市青少年工作板块融入党群服务中心。加大对团建工作的经费支持力度。年内,向各镇(街道)投入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经费200万元、省级非公示范团组织建设经费11万元。加大基层团建工作学习力度。组织基层团干前往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等地开展专项学习交流活动。

【青少年思想引领】 2020年,团市委成立中山共青团全媒体中心,形成中山共青团大宣传工作格局。推进团干讲党课团课,全市45名团市委机关干部和基层团委书记共授课120场次,覆盖1万人次。通过“四个一”行动(成立一系列宣传实践队伍,推出一系列宣传文化产品,开展一系列主题团队活动,依托一系列红色经典路线),带领全市青少年开展学习热潮。举办“青春逐梦心向党 砥砺奋进新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青年宣讲实践活动,作为团省委“灯塔工程”·广东学子宣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首场实践活动,被《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新华网及多个省市媒体报道。

【青少年发展】 2020年,团市委在学生青年群体中加强中学、高校团校建设。面向各镇(街道)高级中学试点及市直属高中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青马工程”),支持青年学生学原著、悟原理、学习新思想。在社会青年群体中以青年联合会、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组织为载体,举办青年社区学院、志愿服务等系列青年活动。印发《中山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20—2025年)》,在全省率先建立市、镇(街)两级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推荐石岐街道作为国家级试点,实现市、镇级青年发展规划联席会议机制全覆盖。实施“雏鹰归巢”计划,构建青年人才成长跟踪全链条服务体系。成立川渝地区团工委、中山青年人才驿站各2个。通过京津冀、武汉市、上海市等地青年人才工作促进会联络处联系会员3000人,24个镇(街道)大学生联谊会联系在校大学生5000人,并开展暑期活动70场。形成“共青团+学校”联动机制,通过“i”中山青年人才志愿宣讲团、研学营等形式,引导中山学子“知乡爱乡返乡”。在粤省事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上线“青年人才专区”,提供实习实践岗位等10项青年专项服务。吸引青年企业家、创业者等2100人加入青年创业协会等青年组织,开展中山青年创客行、青年益企行动等系列活动。承办第四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中山精神与两岸青年”研习营,60名来自台湾、澳门和大陆的青年代表围绕“中山精神与两岸青年”的主题开展交流。承办2020中山人才节——粤港澳大湾区中山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2020年“创青春”广东青年文化和旅游创新创业大赛等,吸引600个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项目参赛。

【少先队建设】 2020年,团市委推动少先队建设融入党建工作,将少先队工作融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青少年工作板块,印发《中山市村(社区)少工委建设标准指引(试行)》,指导和推动全市277个村(社区)建立少先队工作委员会(简称“少工委”),并在全省成立首个青少年宫少工委。把少先队工作纳入学校党建督导考核,实现全市中小学100%建立少工委。至年底,全市有国家级少先队名师工作室1个和市级少先队名师工作室5个,年内新增广东省少先队名师工作室1个,完成国家、省、市三级的链条化少先队名师工作室建设。在6~35岁青少年群体中开展思想引领。在少年儿童群体中开展少先队光荣感提升行动。组织开展红领巾奖章评选活动,通过举办“红领巾心向党”线上线下系列活动、开展少先队思政课,强化少年儿童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引导少先队员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

【“雏鹰归巢”计划】 2020年,团市委以“雏鹰归巢”计划为重点工作之一,将建设“村(社区)团支部+镇大学生联谊会+市青年人才促进会”三层组织工作体系,通过“共青团+学校、青年人才促进会+校友会”的联动机制,探索高中+大学+就业创业的全链条凝聚服务青年人才举措,结合高中、大学及毕业不同阶段需求特点,开展“爱家乡 雏鹰行”暑期研学营、“菁鹰同行”职业岗位体验活动、“爱家乡”城市宣讲团巡讲活动、香山青年talk主题沙龙等系列活动,为中山学子提供了解城市的渠道,为在异地就读的中山籍高校生创造青年社交阵地,打造能力提升平台,服务就业创业需求,引流青年人才回归中山市参与建设。

就业创业全链条跟踪服务模式探索 探索“高中+大学+就业”的全链条跟踪服务模式,结合高中、大学及毕业不同阶段学生需求特点,开展各类研学体验活动,吸引青年人才支持家乡发展、投身家乡建设。年内,联系服务近3000名中山生源在读高校学生,开展成长全周期跟踪服务,建成3个青年人才回乡创业基地和“760澳门互动区”创新创业基地,为近300个青年创业项目提供全链条跟踪服务。依托“雏鹰驿站”平台提供定向服务。

启动“雏鹰展翅”行动 做好青年人才就业创业服务。推动部门合作,深挖优质资源,精确匹配需求,于每年10月至次年2月为异地就读的中山籍在校大学生提供机关和规上企业实习岗位,举办模拟招聘会、现场招聘会、商战路演等创业就业服务活动。年内完成匹配对接优质实习实践岗位1000个。

“菁鹰同行”职业岗位体验活动 8月,选取60家科技、农业、制造业领域的优秀企业和“青年文明号”单位,面向中山籍在校大学生提供职业体验岗位200个。

中山青年人才驿站建设 利用中山市青年人才工作促进会组织优势和青年企业家协会资源优势,在京津冀、川渝等地推进中山青年人才驿站建设,定向服务招引在外中山青年人才。发挥中山青年驿站服务功能,打造品牌项目“香山青年talk主题沙龙”,邀请中山籍成功人士,向异地就读中山籍高校生分享经验,宣讲中山创新创业等政策。

【青年素质提升】 2020年,团市委拓宽平台推动青年大学习。创新打造“中山青春大讲堂”学习平台。通过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青年精英为中山市青年作报告,教育引导青年健康成长发展。市委书记为首期青春大讲堂作“听党话 跟党走 爱祖国 爱家乡 让青春虎啸响彻桂山岐水”专题报告。打造“中学共青团云团课”学习平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录制并发布精品云团课11节,3万名团员青年参与线上收看学习,项目经验被团省委宣传推广。传承打造中山青年社区学院服务平台。实现24个镇(街道)青年社区学院全覆盖,提供180门次课程,覆盖社区青年1万余人,提升青年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依托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求学助学等服务。

在深中通道、岐江新城石岐总部经济区、中科研上海药物所华南分院、市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等重大项目搭建青年工作平台,鼓励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表率作用。加强交流联系,整合青年工作资源,成立项目建设期青年工作共建委员会。深入摸底项目单位的团青组织情况,指导重大工程项目成立团组织17个、青年突击队17支。推动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岗位能手等“青”字号品牌创建评选活动,激发青年创先争优,服务项目建设。开展青年婚恋交友和学习培训活动,满足重大项目中青年建设者的发展刚需。深中通道管理中心被团省委评为广东省青年文明号推荐单位,深中通道青年代表冯玉祥获“第20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青少年志愿服务】 2020年1月10日,团市委举行“情暖驿站 满爱回家”中国石化关爱春节返乡公益活动暨“暖冬行动”中山青年春运志愿服务统一上岗仪式。春运期间,志愿者到中山市各大汽车客运站、城轨站,为返乡旅客提供秩序维护、咨询引导等志愿服务。联合市直属机关工委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于高速路口防疫检查站、道路客运站场、城轨交通、公交枢纽站、客运码头等开展道路防疫防控一线工作志愿服务,组织全市各级团组织招募团员青年志愿者、应急志愿者等2000人次,提供志愿服务1万小时,并组建“团员青年战疫突击队”174支、队员3607人参与村(社区)一线防疫活动。发动青年平台资源为湖北省及中山市慈善机构捐款捐物超1000万元。开展为医护人员及其家属提供生活物资配送、心理健康辅导等关爱活动。

联合市教育体育局举办第八届“博爱100·逸仙杯”2020年中山市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收到全市各中学及高校共56个志愿服务申报项目。启动“复学心晴 青春同行”助力学生复学心理援助志愿服务项目,开设主题课程10个,提供志愿服务近300小时。在中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期间,全市青年开展各类志愿活动4800场次,参与志愿者超10万人,“河小青”环保巡河、“七彩假期”等志愿活动成为中山志愿工作的典范。

【“复学心晴 青春同行”助力学生复学心理援助志愿服务项目】 2020年6月,团市委联合市教育体育局启动“复学心晴 青春同行”助力学生复学心理援助志愿服务项目,建立由社工、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组成的学生心理援助队伍,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针对中山市中小学师生开展心理援助服务,共开设主题课程10个,提供志愿服务近300小时。年内,服务队进入市中心小学、市实验小学、市一中、桂山中学等10所直属学校,按学校需求开展校园危机事件干预紧急举措、心理危机干预、压力识别与干预等主题团体辅导,并面向全市114所中学集中开展广东省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热线的宣传工作。项目开展期间,石岐街道、东区街道、火炬开发区、西区街道、古镇镇、小榄镇等镇(街道)团委亦联合教育系统开展相关工作,助力学生复学,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第八届“博爱100·逸仙杯”2020年中山市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大赛】 2020年11月15日,由团市委、市教育体育局主办的第八届“博爱100·逸仙杯”2020年中山市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在中山移动全球通大厦举行。比赛分为大学组和中学组,共收到参赛志愿服务项目56个。经初赛评审选出大学组项目7个、中学组项目18个,并晋级决赛,涵盖阳光助残志愿服务、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涉罪青少年帮扶志愿服务、环境保护与自然教育志愿服务等领域。决赛评选出大学组金奖、银奖、铜奖各1个及优胜奖4个,中学组金奖、银奖、铜奖各2个及优秀奖12个。

【2020年“爱家乡 雏鹰行”暑期研学营开营】 2020年8月3—21日,团市委联合市教育体育局主办2020年“爱家乡 雏鹰行”暑期研学营。启动仪式上为“i”中山青年人才志愿宣讲团授旗,宣讲团由中学共青团骨干、中学共青团名师工作室、少先队名师工作室、少先队辅导员、中山青年讲师团讲师等组成,围绕“市情”面向全市青少年开展“爱家乡”主题课程教育。研学营期间,开展中山杰出青年代表成长故事分享会和“爱家乡”主题市情报告,并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组织参与公益志愿服务活动34项,600名优秀高中应届毕业生、在异地就读的中山籍大学生参加。

  2020年8月3日,由团市委、市教育体育局联合主办的2020年“爱家乡 雏鹰行”暑期研学营正式开营,部分学员到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参观学习
(团市委供图)

【2020年中山市优秀青年志愿者表彰评选】 2020年11月,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启动优秀青年志愿者表彰评选工作。12月15日,2020年中山市优秀青年志愿者表彰活动在东区紫马广场举行,对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红领巾亲子义工家庭、优秀青年志愿者协会(服务总队)、优秀青年志愿服务团队等12个类别的677名先进个人及113个先进集体进行表彰。

(李少波)